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尊王攘夷2 (2 / 2)
第二年,狄国鬼卷土重来,再次南下,进攻卫国。此时的卫国掌门人卫懿公不好女色,不喜金钱,也不好大喜功,不穷兵黩武,但同时也不理朝政,只喜欢养鹤。卫懿公养了数百只仙鹤,给它们盖着别墅住,吃的是上等美食,同时还给它们爵位,什么鹤大夫、鹤将军、鹤夫人之类的,而且这些爵位还都不是空的,每个鹤都有工资(不知怎么个给法),所以江湖人称卫懿公为“鹤将军”。
客观的,有业余爱好是一件很正常并且很好的事,但是有业余爱好,也得有主业呀,比如卫懿公,他的主业是当国君,养鹤只是副业。有业余爱好是对的,但若是为了副业而忽略主业,那就不对了!
这一年,狄人打过来了。虽卫懿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只养鹤”,但就是再不闻窗外事,“鬼打来了”也是知道的,卫懿公赶紧向国人们征兵,抵抗狄人。
春秋前期,各国都是没有正规军队的,平时的时候都是贵族、国人各忙各的,打仗的时候才拿着盔甲武器(这些都是自备的,国家并不提供)上战场作战,打完仗后,大伙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国人们对卫懿公不满久矣,这个时候就都:“我们有什么用,国君喜欢鹤,那就让鹤去打仗好了!”到了这个地步,卫懿公终于明白自己错了,于是就把仙鹤都赶走了,国人见他认错态度诚恳,才有一部分人愿意跟他去打仗。
就这样,卫懿公率领着这支“临时军队”去和狄军干了一仗,结果也简单:全军覆没,卫懿公在这次战斗非常勇猛,身先士卒、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勇往直前……,最后来了个“力竭而亡”!
卫懿公挂了后,卫都很快就失守了。“盟主”齐桓公听还有这种事后,也不客气,立刻率领“**”大军赶走狄人,光复卫都,然后卫国人民又拥立卫懿公的一个堂弟作卫国掌门人,史称卫戴公。
齐桓公见卫都也是残破不堪,不久之后,就给卫国人修建了一个新都:葵丘。由于“盟主”齐桓公的妥当安排,卫国人民很快就从亡国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招也有个名堂,叫作“卫国忘亡”。
(3)齐国南征
齐桓公“攘夷”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与北方的“狄国鬼”干仗,二是与南方的“楚国鬼”干架。
前面过,在周昭王的时候,楚国就隐然成为“南霸天”,现在到了春秋初期,楚国终于“媳妇熬成婆”,号称“南帝”,现任的楚国掌门人是楚成王。
在楚成王之前,我们还是先照例一下楚国的起源。楚国是个本来就存在的部落,据是火神祝融之后,所以西周初年,周武王和周成王大封天下诸侯的时候,也封了它,不过爵位很低:爵。楚国的国君不姓姬,姓熊,比如楚成王名叫熊恽(音运),楚庄王名叫熊吕。
楚国位于今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南部等地(一楚国,很多人想起的都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实河南南部也是楚国的重要领土),国土辽阔,同时又是个好战之国,在西周的“800诸侯”中,楚国是兼并其余国家最多的一个,后来楚国全盛的时候,国土达到了五千里(这是面积单位,五千里是指五千平方里),战国时,七雄并立,但论领土,楚国一国,就超过另外六雄之和。
楚国虽然很强大,但是中原各国却历来视之为蛮夷。随着楚国GDP的不断提高,楚国掌门人就嫌起了爵位低,后来到熊渠的时候,这哥们干脆自立为王,不久后到了周厉王的时代,厉王暴虐无道,熊渠有点害怕,就主动取消了王号!
现在到了春秋,熊通继续走熊渠当年“称王”的路线,再次自立为王,史称楚武王。武王之后是文王,文王之后就是现在的楚成王,楚成王见楚国国力强盛,就一心打算北进中原。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