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尊王攘夷3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尊王攘夷3 (1 / 2)
        公元前657年,楚国北上攻打郑国,此时的郑国哪里会是楚国的对手,所以一战失利后,就向盟主齐桓公求救。

        齐桓公和管仲心里都明白,齐楚必有一战,所以现在面对郑国的求救,齐桓公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不过答应归答应,救的方法却有很多,可以直接去救,也可以间接去救,比如“围魏救赵”。事实上,早在春秋的时候,“围魏救赵”就已经被用烂了,后来战国初年的孙膑,不过是照方抓药罢了!

        齐桓公这次的招数是“围蔡救郑”,当时蔡国是楚国的盟友,所以齐桓公就率领“**”大军攻打蔡国,当然,为了避人耳目,齐桓公找了一个借口,这个借口起来,话倒也不短。

        话齐桓公有个夫人,是现在蔡国掌门人蔡穆公的妹妹,这里姑且称之为“蔡女”,蔡女是个天真活泼的女孩,有一次齐桓公和她一起坐船游玩,等船划到水中央的时候,蔡女突然诗兴大发,不停的摇船,齐桓公不会游泳,不禁有些害怕,数次阻止无果后,不禁大怒,上岸后就把她送回了娘家(齐桓公并没有休了她)。齐桓公本以为她回到蔡国后,哥哥蔡穆公会给她做一番思想工作,然后再把她送回来,认个错,道个歉,几句好听的就算完事!

        不料蔡女回到家后,哥哥蔡穆公确实给她做了一番思想工作,不过这个思想工作的核心却是这么个意思:“咱决不当寡妇!”坚定信念后的蔡穆公干就干,很快就把妹妹嫁到楚国,给楚成王当了妾。

        齐桓公听还有这种事后,不禁大怒,这次正好就以此为借口攻打蔡国。

        按照齐桓公和管仲的设想,齐国率领大军进攻蔡国,楚国知道后,就会放弃郑国,前来蔡国援救,到时候,是战是和,就是齐国人的算了!

        应该,这个设想也可以,但是可惜,齐桓公又错了,准确的,是他只错了一半,当然,错了一半也就是对了一半,楚成王听**大军进攻蔡国后,压根就没有想过救蔡国,不过郑国却也不打了,直接收兵回国。

        蔡穆公听**大军来打自己,也没客气,二话不就派人前去投降。齐桓公和管仲见到这么个情况,心里不禁就打鼓了,倘若许降了,那么这次“**”大军南征就要结束了,倘若不许降,但是又不知道楚军会不会来救蔡国,所以齐桓公有点犹豫,犹豫片刻后,他选择了后者,决定再等等。

        蔡穆公听“盟主”齐桓公不许降,不禁就害怕了起来,心想:“难道齐哥这次是要灭掉我老蔡不成?”蔡穆公害怕之余,就以重金贿赂了齐桓公身边的一个太监竖貂,蔡穆公的本意是想让竖貂在齐哥面前给他美言几句,争取让**许降。

        竖貂虽然是个太监,但是也知道这次**大军南征的“内情”,所以他明白在齐桓公面前,就算给老蔡美言几千句,也是没用。竖貂是个实诚人,收钱就办事,不过这事他又办不成,于是一激动,就把“内情”了出来,并且还劝老蔡赶紧逃走。

        老蔡知道内情后,心想:“就我一个蔡国,也确实不值得**大军来攻。”越想越对,越对越想,不久后就南逃到楚国,顺便的把“内情”也带到了楚国,楚成王知道“内情”后,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才是这次老齐率领**大军南征的真正目的,楚成王也是越想越对,越对越想,他的反应也挺快,一面调兵备战,一面派个使者前往楚国边境,在那里等着齐桓公,一来能谈则谈,谈不成再打,二来也能显示自己早有准备!

        蔡穆公逃了后,蔡国人民就不再守城了,蔡都城门大开,这么一来,齐桓公就算不许降也没办法了,齐桓公和管仲一商量,觉得就这么回去,实在没有面,既然楚军不北上,那我们就南下,然后齐桓公就率领**大军继续南下进攻楚国。

        齐桓公一行到达楚国边界的时候,突然有个楚国使者求见,齐桓公和管仲知道后不禁大惊,因为楚国使者一旦出现,那就意味着楚国已有防备!

        齐桓公虽然吃惊,但是也不慌张,按照规矩,齐桓公很有礼貌的接待了楚国使者。使者名叫屈完,客套话完后,便:“齐国在北,楚国在南,任何一个国家的牛马发情了,也走不到另外一个国家去,现在贵军来到我国,不知是何缘故?”

        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即出于此。看来此时的楚国果然还未开化,居然拿这种事情比喻国家大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