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郑庄小霸2 (1 / 2)
(2)繻(音虚)葛之战
郑武公挂了后,郑庄公继承父亲的爵位,不仅是郑国之主,还是国家高级干部(司徒)。但是呢,他最近忙着弟弟和母亲的家事,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来中央上班了,别的诸侯仅仅是“封疆大吏”,不来中央朝拜也就算了,可是郑庄公不仅是地方诸侯,还是堂堂国家高级干部,他不来中央,那问题可就大了。
周平王见他缺了那么多的班,脑门一热,就以“**罪”炒了他,改任虢公(虢石父的儿)为司徒。令周平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虢公却死活不干,坚决不当**部长,因为他明白,得罪周平王没什么,可是得罪郑庄公,那问题可就大了。
周平王这哥们,虽然有点一根筋,但另外有个优点:有自知之明,事后一反思,就觉得虢公这么做是对的,别他得罪不起郑庄公,就连本天也得罪不起啊!
正当周平王为“虢公不肯当司徒”而暗自庆幸时,郑庄公来到了洛阳,他收到了消息,所以前来质问周平王这事是不是真的。周平王哪敢承认,矢口否认之余,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清白”,打消郑庄公对自己的“误会”,脑门又一热,愣是决定和郑庄公相互交换儿作为人质。
周平王还真是一根筋,试问天地之间,哪有天和诸侯相互交换人质的道理?这在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720年,史称“周郑换质”。周郑换质,这是继“平王东迁”后,周王的威信又下降了一个台阶的标志。
周郑换质后不久,同一年,周平王就崩了,算起来,周平王共在位了50年。
然后太从郑国回到洛阳,可能是这个太的身体不好,也可能是他爹的身体太好了,总之太还没有即位呢,也崩了,然后太的儿“太孙”接班,史称周桓王。
周桓王很讨厌郑庄公,而且他和他爷爷周平王一样,也是个一根筋的主。周桓王一即位,就大力扶植虢公,来顶替郑庄公。郑庄公听还有这么个情况后,不禁大怒:你爷爷都让我三分,你这个孙竟敢不把我放在眼里?郑庄公决定给他个下马威,否则只怕这个孙连他爹姓什么都忘了!公元前720年四月,郑庄公把洛阳一带温地的麦割了,秋天,又把洛阳一带的谷收了(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
郑庄公的行为引起了周桓王的愤怒,不过周桓王毕竟还是有一根筋的,他觉得自己刚刚即位,此时伐郑,群臣必定都会反对,所以周桓王暂时忍了。
周桓王忍了,郑庄公反倒觉得不好意思了,所以三年之后,他主动来洛阳朝拜周桓王。这个时候,周桓王已经坐稳了王位,同时他又错误的认为郑庄公来朝拜是向自己“服软”的表现。正是由于对形势判断的错误,所以郑庄公“软了”,他就硬了。
周桓王虽然和他爷爷一样,也是一根筋,但是周平王好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周桓王却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
郑庄公既然已经“服软”,那么接下来就该周桓王表现了。两年之后,周桓王任命虢公为卿,三年之后,又设法吞并了郑国四城,五年之后,又干净利索的把郑庄公的司徒一职炒了,至此,周桓王终于完成了当年他爷爷周平王没有完成的事业。
面对周桓王的咄咄进攻,郑庄公又干起了他那个拿手绝活,这个拿手绝活用一个字来形容,叫作“忍”;用四个字形容,叫作“后发制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