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东周那些事2
按理,经过这件事,身为嫡长的周庄王就应该吸收教训,一心一意的遵守“嫡长继承制”。可这只是“按理”,事实上,周庄王比他爹还过分,他不仅宠爱庶王颓,还请了一个名叫蒍(音伟)国的大夫给王颓当老师。
周庄王崩了后,太即位,史称周厘王,这个周厘王在位仅仅五年也崩了,然后同母弟弟即位,史称周惠王。
周惠王是个不成器的家伙,即位后不久,就夺了蒍哥的菜园,占了大夫边伯的住宅,又抢了大夫詹父和祝跪的田地,还收了大夫石速的俸禄,一时之间,搞得人人自危。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乎,这五位大夫又拉上另外一个大夫苏氏(其名不详),以“拥立王颓”之名直接造反,这个时候,周王室的实力勉强还可以,一场大战后,六人兵败,然后苏氏保护着王颓去了卫国。
苏氏虽然打仗不行,但是能会道,一张嘴皮耍的铛铛响,一番忽悠后,就把卫国和燕国都策反了,两国掌门人二杆劲一上来,都觉得跟着王颓混有前途,于是就发兵进攻周惠王。周惠王虽然对付得了王颓,但是哪里对付得了卫燕联军,一场大战后,洛阳失守,周惠王逃到郑国,然后卫、燕两国和那六个大夫共同拥立王颓在洛阳登基为王。
这个时候,郑国掌门人郑厉公出面了,他希望卫、燕两国能放下武器,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
当然,这叫“先礼后兵”,礼不成后,就要兵戎相见了。当年冬天,王颓在宫殿里与“开国元勋”们举行了一场盛大party,郑厉公知道这件事后,对虢公(虢石父的儿):“现在王颓听歌赏舞,这是拿忧患当乐事,我们应该出兵了!”
第二年夏天,郑虢联军打败了卫燕联军,然后光复洛阳,帮助周惠王重登王位。
周惠王复位后,王颓就惨了,他和那五位大夫一起被杀,剩下的苏氏见机倒快,可能是他还害怕卫燕两国会追究他的“忽悠之罪”,于是就一口气跑到狄人那里当“人猿泰山”去了!
拨乱反正后,周惠王十分高兴,就把虎牢关以东的土地都给了郑国,把酒泉邑给了虢国。在庆功宴上,周惠王可能是觉得给虢公的东西有点少,于是又当场把饮酒的器爵赐给虢公,给郑厉公的却是王后镜上装饰的发带。这么一来,郑厉公就不干了,郑国人民也不干了,从此就恨上这个不成器的周惠王了!
(4)王带
周惠王重登王位,按理就应该好好的吸收一下教训,遵守“嫡长继承制”,可是周惠王不成器呀,和他那没出息的爹、爷一样,生活一稳定下来,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宠爱庶”的老毛病就又犯了,这次他宠爱的是庶王带。
庶王带聪明,嫡长也就是当时的太也不笨,此时正值“东邪”齐桓公称霸,所以太就依仗着他的身份,攀上了齐桓公这棵大树。
周惠王挂了后,太并不着急即位,先找到靠山齐桓公,问他怎么办,齐桓公不愧是春秋首霸,第二年,就召集众诸侯在洮(音桃)林开会,与会成员就“周王室不可一日无君”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激烈深入的探讨,随后意见达成一致,确立了太的合法地位。
太在得到齐桓公和众诸侯的支持后,才敢为他爹发丧,然后回到洛阳即位,摇身一变,成了周襄王。
王带见周襄王敢背着他一手遮天,不禁大怒,就派人去狄国寻求“国际主义援助”,共同出兵进攻洛阳。应该,王带的这个想法也不错,狄军也请来了,只是可惜,盟主齐桓公还没出手呢,狄军就被另外两个武林高手秦国与晋国搞定了。
没有了狄人的帮助,王带又哪里会是周襄王的对手,一场混战后,王带兵败而逃,去了齐国。齐桓公听狄人要进攻洛阳,就派了得力干将管仲去洛阳一趟,让他为周王室和狄人讲和。管仲的本事没的,轻而易举的就搞定了这件事。
虽然狄人是被秦、晋两国拦住的,但周襄王还是挺感动,决定以上卿的礼节招待管仲。管仲见到后,那叫个“受宠若惊”,但他是周礼的坚决维护者,铁了心的不干,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只接受下卿的礼节。
王带到了齐国,向齐桓公承认错误,又了一大通什么“以后一定会痛改前非”之类的屁话。齐桓公见他认错态度诚恳,感动了,就派了一个大夫仲孙湫(音丘)去洛阳探探周襄王的口风,看看能不能把王带送回去。仲孙湫很是有才,到达洛阳后决口不提王带的事,回来之后对齐桓公:“周王还在气头上,十年之内,我看王带是回不去了。”
事实证明:仲孙湫确实很有才,不仅办事干净果断,连预测推断的本事也是超一流。十年之后,周襄王手下有个大夫名叫富辰,劝周襄王:“王带总呆在齐国也不是个事啊,毕竟是亲兄弟,我看不如把他弄回来吧!”周襄王觉得是这么个理,就派人到齐国把王带接了回来。
按理,接下来就是兄弟二人抱头痛哭,和平相处了,“王带之乱”至此结束。可这只是“按理”,事实并非如此,动乱仍在继续,这事坏就坏在了一个女人的身上,而要起这个女人,那话还不短。
话郑国有个附庸国:滑国,滑国掌门人觉得跟着郑国混已经没有前途了,于是就跳槽投靠卫国,郑国人知道后,当然不干,就发兵攻打滑国。滑国又哪里会是郑国的对手,所以一战即降。可是郑国人前脚刚走,滑国掌门人后脚就又投靠了卫国,郑国人知道后,也不客气,再次发兵攻打滑国。
按理,郑国人要是真有出息,就应该去打卫国,可是这个时候,郑国与卫国的实力差不多,打卫国不一定能赢,所谓“吃柿拣软的捏”,所以郑国不打卫国,只打滑国。
又按理,郑国打滑国,打就打呗,关你周襄王屁事!可是周襄王愣是认为自己是“天下共主”,硬是要搅和,派了两个使者前去郑国,希望双方能握手言和,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次纷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