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东周那些事3 (1 / 2)
前文过,周惠王曾“得罪”过郑厉公,赏给虢公酒爵,赏给他的却是发带,虽现在周惠王和郑厉公都已经挂了,但是郑国人民却没有忘记“仇恨”,所以不仅没有答应讲和,反而还把周襄王的两个使者抓了起来。
周襄王觉得自己的合理要求遭到粗暴拒绝,幼的心灵遭到无情打击,不禁大怒,当时就想发兵攻打郑国,不过随即就想到自己也不是郑国的对手,于是就找了个帮手。
这个帮手不是别人,正是狄国。看来这年头,少数民族的“野蛮人”就是好忽悠,帮忙就帮忙,联合就联合。
周襄王讨伐郑国的计划,遭到了那个大夫富辰的反对,富辰道:“郑国有辅佐平王、惠王之大功,又有与厉王、宣王之亲,是姬姓国家中与我们关系最近的一个(郑国的始封君是周宣王的同母弟弟),现在大王要去攻打郑国,这不是忘了文王、武王的功业吗?”
周襄王却是我意已决,根本不听,派了两个大夫去北方请狄军。这两个大夫的名字也很有个性:一个叫颓叔,一个叫桃。
万事俱备后,那就打吧,当年夏天,周狄联军就和郑国干了一仗,这一仗,周狄联军还真不是盖的,愣是赢了,打下了郑国一城。周襄王见目的达到,很是高兴,送狄人撤退的时候,周襄王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就娶了狄女隗(音委)氏,并且立她当王后。
这个时候,那个富辰又反对了:“狄人贪婪,大王任用他们也就罢了,现在又要立狄女为王后,狄人日后恐怕必成祸患啊!”
此时的周襄王自信心高度膨胀,当然复不听。
王带为人,估计比较英俊潇洒,一来二去的,就和嫂隗氏勾搭到了一块,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这事就被周襄王发现了,当得知自己被戴了一顶绿帽后,周襄王大怒,但是觉得“家丑不可外扬。”更何况他还是“天下共主”,所以就没有声张,只是把隗氏废了就算完事。
周襄王以为完事了,王带却不这么认为,另外两个大夫也不这么认为。这两个大夫,就是请狄人出兵的颓叔和桃。
颓桃二人一商量,觉得我二人是出使狄国的使者,隗氏也是咱哥俩请来的,现在隗氏被废,狄人一定怨恨我们,这年头,宁可得罪周王,不可得罪狄人啊!于是乎,坚定信念后的这哥俩干就干,和王带一拍即合,然后这哥俩自告奋勇,又去了一趟狄国,把狄人又请了过来。只不过这一次,狄人不再是周襄王的盟友,而是他兄弟王带的靠山了!
周襄王哪里干的过狄人,洛阳很快失守,周襄王兵败而逃,逃跑的地点也很特别:郑国。郑国人见他落难至此,对他倒也不错,给他一座城池让他在里面当了个“城长”,不过郑国人能做的也就这些了,至于帮他复国,那就想也别想了!
周襄王也觉得待在郑国没有出头之日,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这个时候,齐桓公已死,齐国一片内乱,齐国这颗大树是靠不住了,这时候能指得上的也就秦国和晋国了!分析完局势后,周襄王干就干,很快就派人向秦、晋二国求救。
现在晋国的掌门人是晋文公,非常热情,辞退了秦国掌门人秦穆公,然后独自领兵进攻洛阳,轻而易举的赶走狄人,干掉了王带与隗氏一伙,光复洛阳!
周襄王十分高兴,从此又攀上了“北丐”晋文公这棵大树。在庆功宴上,酒过三巡后,晋文公一时激动,居然请求用隧道作葬礼(按照周礼,这是周王下葬时的礼节)。周襄王格于礼法,并未答应,不过为了感谢晋文公,就把南阳一带的几个城池赏赐给了晋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