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东周那些事1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东周那些事1 (2 / 2)
        籍谈世代掌管晋国典籍之职,所以最后,周景王又讽刺了他一句:“数典而忘其祖”。

        成语“数典忘祖”就是这么来的,形容人忘本!

        此外,按照周礼,周王每隔几年都要到全国巡视一遍,这叫“巡狩(音守)”,而诸侯们则要定期去国都朝拜天。到了东周,周天基本上就不巡狩了,当时鲁国在泰山脚下有一块土地,是专门供给周王“巡狩”用的,由于这块土地在鲁国和许国的交界处,所以被称为“许田”。现在天不巡狩了,鲁国人后来干脆就把这块地卖给了郑国。在《左传》里,这事有个名堂,叫作“郑伯以璧假许田”。

        周王不巡狩了,诸侯也很少朝贡了,相反,周王派去向各诸侯“乞讨”的人倒是不少!

        春秋时期,王室衰落,诸侯崛起,这个时候的形势与金庸《射雕英雄传》里的武林形势倒是有点像。周王室可以扮演“中神通”,只不过王重阳是挂了的,周伯通是没有的,全真七是不厉害的。

        齐国大致可以扮演“东邪”,晋国扮演“北丐”,秦国演“西毒”,楚国是“南帝”。此外中原北方还有一个少数民族狄人,基本上可以扮演“裘千仞”。齐、晋、秦、楚、狄,这就是“春秋五强”,五个强国中,晋国又最强,号称“春秋第一强国”!

        东周虽然衰落了,但好歹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所以春秋五霸基本上都是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的。同时洛阳一带虽然不是政治中心,但好歹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之都”,所以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战争,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洛阳地区反倒经济繁荣,商业活跃,成了当时的一个经济中心。刚才的周赧王债台高筑,借给他钱的债主们就是洛阳地区的大商人们!

        (3)王克与王颓

        东周的国王基本上都是中等平庸之辈,而且又内乱不断,不仅有大臣之乱,还有王之乱,光《左传》上记载的王之乱就有四次。

        第一次是“王克之乱”,这次内乱的过程很简单。平王之后是桓(音环)王,周桓王喜欢庶王克。王克很有魅力,不仅征服了他爹,还征服了另外一位大臣周公,以至于周公对他当真做到了“以死相报”!

        周桓王崩了后,太即位,摇身一变成了周庄王。周公对此当然很不满,就想发动政变,干掉周庄王,扶植王克上台。

        按理,周公这个想法也可以,但是由于保密工作没做好,在“造反”之前不慎走漏了点风声,周庄王知道后,也不客气,直接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周公倒也算是条汉,来了个“杀身成仁”。周公挂了后,王克就选择当了俊杰,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脚底抹油,逃到了燕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