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西周那些事2 (2 / 2)
到周公,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周公解梦”,实际上,“解梦”只是周公的业余爱好罢了,政治家才是他的主业。周公毫无篡位之心,是后代辅臣忠义的楷模,后来周成王长大了,周公还政与他,周成王是明君,他儿周康王干的也不错,爷俩联手弄了个“成康之治”。
康王之后是昭王,这个时候,西周南方的楚国开始强大,隐然有“南霸天”之势,周昭王何等人物,自然不能容忍楚国的“国家分裂”行为,于是就来了个南征,结果也简单:有去无回,这就是所谓的“昭王南征而不复”!
周昭王这次南征刚开始其实还是挺顺利的,但是到了汉水的时候就莫名其妙的来了个“船翻人亡”,然后楚军乘机反攻,大败周军。据周昭王到达汉水的时候,当地人民送给他一艘船,这艘船表面上看是挺华丽的,但实际上却是用胶水粘起来的,周昭王坐上了船,然后就送死去了(《射雕英雄传》里东邪黄药师也有一艘这样的船)!
周昭王“不幸遇难”后,周穆王顶了上来。昭王是南征,穆王是西征,西攻犬戎,胜倒是胜了,结果却是“荒服者不至”,也就是西周和犬戎翻脸了,后来西周还真就亡在了犬戎人的手里!
昭王与穆王穷兵黩(音独)武,西周从此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穆王之后的周恭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又都是中等的君主,所以西周沿着下坡路越下越狠了!
夷王之后是厉王,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周厉王奢侈享受不,还宠信人荣夷公,荣夷公这哥们别的本事没有,捞钱的功夫倒是超一流,西周发展到这个时候,社会生产力已经有很大进步了,许多贵族和平民老百姓都干起了副业,他们经常到河流湖泊里打渔捉蟹,或者到深山老林里砍树采果,赚取一些额外收入。
西周地广人稀,又是个奴隶制政权,所谓“奴隶制社会”,有个特点,人比土地更重要,对外作战的目的主要是抢夺财富和奴隶,而不是开疆扩土。而“封建制社会”,土地比人民更重要,对外作战主要是为了开疆扩土,也就是抢地盘!
西周实行的是井田制,政府关注的只是公田,私田基本上就不管了,对于另外的一些什么“河流湖泊、深山老林”之类的东东,更是压根就不问。
之前一直都是这样,但是现在到了周厉王的时代,决心“改革变法”,实行“新政”。善于观察经济利益走向的荣夷公很快就给周厉王提出了建议一条,他先重申了一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的一切物品全归周王所有,最后出台了一条“合理化”改革:禁止老百姓去干副业,将山林河湖中的东西全部收归国有。
周厉王一听,好主意啊,于是就按计行事,出台新政,这个政策称为“专利”。
“周厉王新政”实施后不久,就搞的举国沸腾、全民皆怨。这个时候,有个叫芮(音锐)良夫的大臣前来劝谏,道:“荣夷公这种人,只知道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这么做的后果,大王如果继续这么做,国家就危险了!”
周厉王心意已决,又怎么会听他的,老芮见他毫无表情,继续道:“好利是人的天性,但是大自然的赐予应该是人人都能享用的,现在大王怎么能因一人之利而禁止天下人使用呢?大王要君临天下,就必须得到万民的拥护。想当年,我们的祖先周文王就立下了很多布施利民的好规矩,大王现在不学祖宗之法,反而去学什么‘专利’,您这么做,统治能长久吗?大王要是不赶走人荣夷公,我看周朝的天下就要完了!“(语出《国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