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百城换钱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百城换钱粮
        且周适进得屋中,顿感似晚春一般温暖舒适,身忍不住抖了抖。隔着门缝望着屋外的雪花,只顾看它袅娜落下的翩翩之姿,全然忘了刚才还被这雪冻得牙关打颤,瑟瑟不已的狼狈之态,如此楞过神去,竟是看的痴了。

        直等听到孙家大叔叫婶倒了茶来的声音,这才想起此行的目的来。连忙拱手作揖行了一礼,道:“孙叔,婶,侄此行前来是因家里一概银钱都使了干净,如今面升空空,连一粒米也不曾有了,想问叔叔换些钱粮来。”

        孙立信听周家侄断了粮食,又因想起了此前老周的接济帮扶,一时情急只听见了前半句,正要张口使自家那口去取些银钱来,却听婆娘先道:“你爹当土匪前抽大烟把家都败光了,现在你家连炭火都烧不起,你拿什么来换?”

        听语气颇有揶揄嘲讽之意,面上却仍自平平淡淡,只是眼里泛着淡淡光显示此时心里的成就与兴奋。这叔侄二人哪里能想到,这是孙家老婆对前些时日问罢周适是否买了米时对方却不做理会的言语报复,“当时这贼娃惹自己心头不痛快了好一阵。”

        “你这傻那日让老娘不痛快,今日你求上门来我岂能让你如了愿?”孙家老婆这般想着。

        有些人便是这样,对旁人出言讥讽却落了个自讨没趣,管他有意无意,只管怪将到旁人身上,一有机会便落井下石,并以此为乐,竟是自以为理所当然,全然无半点思索悔悟。

        孙立信听这婆娘语气这般不善,登时蹙眉瞪眼,便要发作教训与她,却又听周适开了口,这才想起先前侄是要拿东西来换,便暂时闭了口,且听他如何法。只是瞪了孙家老婆一眼,且这孙家老婆虽素日里刁蛮横行地紧,却独独对立信言听计从,这便是一物降一物了。

        周适见孙叔叔瞪了婶一眼,婶便走开了,却并不走远,只是拿着茶壶在一旁立着,神色奇怪,至于先前婶话里头的奚落之意更是半点没听出来,只道是婶询问与他,这便如实道来:

        “孙叔,婶,家里确实无有多余的典当财物,只是还有半屋的书,你们对我好,我多拿些书与你们,你们少付我些银钱粮食。我原想按了买来的价格易换,又顾及这许多年岁过去,书也不似当初新了,就打算只以原来的八成易换,只是您二位又有不同,我以原来价格的五成换,你们看可还妥当?”

        周适这傻少经世事,但觉自己对书是如此钟爱,料想他人也必是如此,如此这一番自以为谦逊有礼、知恩图报的恳切言辞,必是没有甚么差池出入。哪里想到在旁人听来,如此法简直如油滑奸诈如米老板那样的人出一般,令得孙家夫妇二人吃了一惊,孙立信蹙眉思索,还是孙家老婆先反应了过来,冷笑一声道:

        “好哇!我道是来干什么,原来是羞辱你叔叔婶婶来了!谁稀罕你那几本不顶吃喝的朽木破烂?你这贼娃,以前没看出来还有这么一副奸猾相,看来我们都让你的傻样骗了。想要老娘的粮食,除非把天上的月亮坨给我扣下一个来!”一言至此,又想起之前自己的嘲讽都落到了空处,指不定这贼娃暗地里骂了自己多少次“傻逼”,更是火自心头起,恶从手里出,撸起袖便要撵人。

        周适被婶这番激烈反应吓了一跳,自忖先前并无甚不妥之处,可这又是为了哪样?于是抓耳挠腮,苦思冥想,顷刻之间竟是将之前的话又过了三四遍,心道“没有任何问题啊,我还吃了亏。”于是开口询问:“婶错怪侄了,侄拿些书典跟婶换些银钱物事,莫不是侄先前言语开罪了婶,或是婶没听明白?还请婶了清楚,侄也好给婶赔不是。”

        孙立信见他言辞恳切,眉眼中尽是认真恭敬,并无半分羞辱戏弄,稍作思索便已明白了个中情由,想必是这适自少人教养,平日里只读了些圣贤书,却丝毫不通人情世故的缘故,这才舒了气,展了眉。

        孙氏见这贼还是如此惺惺作态,更是气不打一出来,道:“错怪你了?我问你,我跟你叔叔大字识不了一面升,你拿了些废纸文书来就想换我们的粮食银钱?快......”话未完便又被孙立信一眼瞪住了,道“适娃,你卖书主意是好的,心意我也看到了,只是你也听见你婶了,我老两口出身不好,打没识几个字,换了你的书来也没啥用处。”

        立信已知原委,言语间多有温软,“这样,你拿三两本书来,我换你些粮食罢,剩下的书你去肃州城里的书肆看看,要实在不行就去靠近北城门的孙家去试试,年前大将军起兵征了些粮,叔叔剩下的也不多了。”罢叹口气便转过身拿面升自斗里舀了半生面算是尽了情谊。

        周适听孙家叔叔婶话才知,这字不是人人都会的,这书也不是人人都稀罕的。看到叔叔手里半升面,顿时心里又是惭愧又是失落,忙道了谢,回家里挑了一些比较容易看懂的书本,抱了一摞送到孙家,好家伙,足足二十本,也不待孙氏夫妇话就扭头走了。先前为叔叔挑书费了些功夫,周适到家里已是中午十分。

        胡乱吃了些,因为面做起来过程繁琐,周适本来是不怎么喜欢做面食的,加之自幼家境倒还算殷实,吃惯了这肃州边关极少有的大米,做起面来也不如何顺手,只是夹生夹熟地吃了些,填饱了肚算完事。

        这傻竟不知物有贵贱,价有高低,为求方便自周父走后一直买米吃。这还不算,偏偏那米老板见这傻次次买米却不问价钱,正是那人傻钱多的典范,也不管什么良心道德,一直把米以十倍的价钱买与周适,这米本来就比面的价钱高了十倍,这一来二去,周父留与他过一辈的钱就这数年间光买米就败了个精光,就事实来,的确是个十足的败家。

        周适解决了燃眉之急,暂时算是饿不了肚,正好下着雪,也不急去城里寻那买家。便到桌前坐定,看着眼前余下的最后一本没看过的书静静地躺在那里,颇为宁静惬意,它在那儿一动不动,却没来由地让周适心里一阵平静安详,这似乎比之前想到卖书换钱的法时那一阵喜悦感觉更令人舒适。周适顿觉心满意足,先前在叔叔家的种种早被忘了个干净。于是周适开始凝精静神,定睛向那书的封面望去,只见仅存的半个书皮上写的是“当道”二字......

        (古史言“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称藏书富者为拥“百城”,另前文提及“丹铅”、“书田”均指书籍)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