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郑州城内
李郁听完这校尉的话,气是身上直哆嗦,这个郑州兵马使竟然如此胡作非为,比之逃走的刺史更加可恶,命令冯多财把这些兵痞就地找个地方看押起来,然后在派人去把正在酒楼里喝酒的兵马使抓来,又派人去通知董强,让他立刻带人去把郑州府卫的大营围起来,所有参加过在城内抢略民财的一个不许放过全部押到刺史府来。吩咐完之后,李郁让人搬把椅来,就坐在刺史府门口,把自己的亲王仪杖和所有旗都外加尚方宝剑都立在自己椅后,淡淡的等着这位翁兵马使,亲卫声的让自家王爷进去到大堂等,但是被李郁拒绝了,李郁道:“本往坐在这,并不是等那郑州兵马使,而是要让全城百姓都知道,皇上派了本王了来。”
等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之后,这位翁兵马使才醉汹汹的被冯多财绑着押到刺史府门口,一开始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大喊大叫:“知道老是谁么?敢在郑州城里老的地盘上绑老,是不是都**活腻了,识相的赶紧放了老,不然的话让你们统统的去见阎王爷。”可是到了刺史府门口的时候,看到刺史府前一排大旗,立马酒被吓醒了一半,耷拉着脑袋走到刺史府门前,乖乖的跪下了。
李郁看着跪在下边酒气连天的郑州兵马使,气的想立马斩了,但是还有一位逃跑的刺史还没抓回来,只能先让他多活两天了。淡淡的道:“先押下去,等酒醒了在提到大堂问话。”
冯多财疑惑的跟着李郁来到大堂,实在憋不住了,开口问道:“王爷,卑职有话要,还请王爷恕罪。”
李郁听到冯多财的话,惊讶的回头看着冯多财,心中也很疑惑,这杀才什么时候懂礼数了?之前有话都是直接嚷嚷出来的,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居然知道礼数了,实在难得,笑着道:“有话就,有屁就放,怎么还拽起文来了。”
冯多财看到自家王爷笑着和自己回话,也放心了,就问道:“为何刚刚王爷不把那兵马使斩首示众?按照卑职的想法,刚刚就应该直接给砍了,才能大快人心。”
李郁听了冯多财的话,叹了口气,这家伙这辈也就只能在自己身边了,要是王孝折的话,肯定不会问这种事情,但是难难得这家伙问一回,还是耐心的和他解释道:“并非本王不想杀他,只是他的份量还不够,虽然杀鸡儆猴,但是这个翁大人只能算是只鸡崽,本王要等那只大公鸡,而且现在主要的不是杀人,而是赈灾,你派人去催催杨鸿礼,告诉他军法无情,过时必斩。”李郁并不想一直用军法去压迫虎啸军的这些将军们,但是现在非常时刻,只能如此了。完后,李郁又安排葛大壮去找董强,吩咐道:“你去城门口找懂将军,告诉他捧日军每人只留两餐的粮草,其余粮草全部拿出来,在几个城门口处设立粥棚先熬点粥接济难民。”
刚把事情安排下去,府门口的亲卫就进来禀报,郑州别驾汪信昌求见,李郁一听,这郑州别驾还没跑,高兴的让亲卫赶紧把他请进来。
汪信昌跟着刺史府门口的魏王亲卫进了刺史府大堂,看到魏王李郁正在大案后坐着,赶紧下拜:“下官郑州别驾汪信昌拜见魏王,下官接驾来迟,还请魏王恕罪。”
李郁看着下边四十岁左右的郑州别驾汪信昌,开口道:“汪别驾起来话,本王今日刚到郑州,还不了解灾情,还请别驾介绍一二。”
汪信昌赶紧把郑州受灾的情况了一下,主要就是靠近黄河的两个县受灾最严重,把情况介绍完了以后,抬头看了一下李郁的脸色,又接着道:“当初黄河未绝口之时,曾有人到郑州来禀报,黄河沿岸大堤多处已经松软,下官赶紧去找了刺史大人,当时刺史大人可能喝醉了,了句没事,那年不都是这样的,让下官不要大惊怪的,可是几天后大堤就被冲破了,当时水情还不严重,只要及时堵上就没有大碍了,当时刺史大人还是摸不关心,下官本想自己带人去修筑大堤,奈何郑州的府库空空如也,下官也无可奈何,希望刺史大人上奏朝廷,赶紧拨下钱粮修筑大堤,刚把想法告诉刺史大人的时候,刺史大人他已经上奏了,要下官无需担忧,谁曾想当晚破口被冲大了,大水直接冲到了郑州城下,下官半夜急急忙忙赶到刺史府,请求刺史大人赶紧想办法,奈何当时刺史大人一心想着自己的财产,慢着让人把自己家的东西赶紧搬出府,连夜往南而去,下官在城门处苦苦哀求,但是无济于事,后来大水退后,兵马使纵兵略躲百姓财物,下官多次警告与他,可这翁兵马使不停劝告,而且还威胁与我,最后把下官关在别驾府内,直到刚刚才被放出来,出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来找王爷了。”
李郁听着郑州别驾汪信昌呈词,心中想到,看来这个汪信昌还算是个好官了,正好现在自己缺人手,行让他做点事吧:“你虽然未能阻止大水,但是比起郑州刺史于文通和兵马使来来,你是有功的,本王也不会怪罪于你,你现在暂代郑州刺史之职,先去招集所有衙役,到城内各处贴告示,就城门口有粥棚,让城内百姓到各个城门口排队领粥,最多明日下午就有粮草运到城内,到时候在让他们来领米粮,各自在家先熬点粥度日,本王会尽快想办法回复他们的正常生活的,还有大灾之后要预防瘟疫,本王等会给你写个预防瘟疫的一些方法,你要派人各处宣传,按照本王的方法预防,城内的治安之事,你也要多多留意,一旦有人想混水摸鱼,直接拿下,本王授你先斩后奏之权,你也要警告那些衙役,不得欺压百姓,要是被本王知道了,绝不轻饶。”李郁把刚才写好的预防瘟疫的方法,递给汪信昌,然后就让他赶紧去办吧。等到汪信昌走后,自己还是担忧着汴州和卫州的情况,又让葛大壮多派几个人往这两州放向去打探消息。
第二天中午,李郁正在大堂内听着暂任郑州刺史汪信昌的回报,昨晚汪信昌出了刺史府,就赶紧找人招集了所有衙役,满城到处的贴了告示,并且把魏王所写的预防瘟疫的方法也到处宣读了,期间还抓获了几个强抢民财的地痞无赖,都已经被收押在大牢了,就等着大灾过后问斩。刚把事情禀报完了,门口传话进来,杨将军押着粮食到了,现在全部放在南门处,派人前来询问王爷,接下该怎么做。李郁让人去前门传话,命令杨鸿礼把所有粮食全部交给懂将军接管,让他自己赶紧到刺史府来,完又让汪信昌去通知百姓们到南门排队领粮。
等到杨鸿礼来了之后,李郁毫不遮掩的告诉他:“本王本想让人去洛阳传令,召王孝折前来接任这郑州兵马使的,但是王孝折在洛阳协助高适开办水泥窑和石灰窑,所以本王就没有召他前来,后来本王思前想后,觉得这郑州府卫已经从根上烂掉了,不加以整顿是不行了,正好你来了,所以本王打算让你接任这郑州兵马使一职,不知道你能不能干好?”
杨鸿礼一听,这是王爷要抬举自己了,赶紧跪下来大声道:“请王爷放心,卑职必当肝脑涂地已报王爷之恩。”
李郁走到杨鸿礼面前,把他扶起来,轻声道:“你应该肝脑涂地的把郑州府卫训练好,至于报恩之事也只能报给太,跟本王没有关系,明白么?”
杨鸿礼听李郁这么一,也想到了,自己虽然在魏王麾下做事,但是自己是太的家臣,只是没人知道罢了,想通这点之后,抱拳对李郁道:“王爷之意,末将明白了,但请王爷放心,末将绝不给虎啸军丢了脸面。”
李郁看着信誓旦旦的杨鸿礼,正色道“这郑州府卫原本只有六百余人,现在本王给你两千人的名额,名额给你了,但是能不能招到人,这个本王不管,就算你坑蒙拐骗把名额拉满了,那是你的本事,但是有一点本王提前告诉你,要是本王听到府卫再有欺压百姓,抢劫民财之事,不用本王多,你也应该知道后果的,至于这些府卫的粮饷,以后都会由郑州府库负责,你不用担心,赶紧去和尤大星交接一下虎啸军的事情,就去找人吧。”
杨鸿礼赶紧又给李郁行了个军礼,然后满面春风的出了刺史府。看着高高兴兴离去的杨鸿礼,李郁叹了口气,自己很多计划都没有找到可靠的人来执行,这很头疼,实在不行就算是不可靠的,只要你能认真做事的也可以呀,但是还是没有。“唉”叹了口气,默默的走回刺史大案后,看着郑,卫,汴三州的地图暗自伤神。
d看就来q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