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九章.承包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一十九章.承包 (2 / 3)
        讨伐战是残酷的,苏族击毙的准将坎比成了美军阵亡的最高军官,到1890年美军与印第安部落共作战1067次。印第安部落同美**队的战争一直持续到1890年12月29日的“伤膝河之战”。该战事结束后,印第安人结束了最后的战斗。如果印第安部落不是各自为战,也许美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带有南方口音的几个男子就在苏族营地,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资金已经购买了大批南方物资,从南方秘密运抵的武器已经交到苏族和阿帕奇族手里,北方是**的势力范围,但是再往北呢,加拿大可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南方的武器运到加拿大,再进入印第安人手中,英国在中央太平洋铁路的的股东就是最坚决的支持者,抑制美国有不放过从美国赚钱的机会,英国金融家的算盘可是打得不错。

        为了不同的利益,太平洋铁路、南方残余势力和两个失去土地的部族暂时联合起来。共同的敌人就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他的股东。

        这次是两个残存族群的**,大规模袭击联合太平洋铁路的施工人员。当中央太平洋铁路得知的时候,联合太平洋已经垮了,工地完全被毁,数百爱尔兰工人和一百多**击毙。最主要的是,正在生活区的好几名工程师失踪,联合铁路进度完全停顿。

        赶来的军队在距离十公里左右的山谷遭到伏击,数百名骑兵伤亡,骑兵上校也被击毙。谢尔曼为此亲自赶来布置清剿,即便是军队也承受不了如此惨重的损失,警方更是完全瘫痪。

        但是,警方和军队的介入,也没能完全解决不时的袭击,一种“会爆炸的石头”把恐怖气氛弥漫到整个铁路工地,各种谣言不胫而走。警方和军方都知道,这绝对是某种军事或准军事力量的介入,相当专业,这绝不是那些印第安人可以掌握的技术。对于南方的怀疑,使得在南方的武器收缴更加严格。

        如此漫长的联合铁路工地,哪里都有可能摆放着毫不起眼的,随时会爆炸的石头。被炸死的其实不过几个,炸伤的也就百十个,可是这种无所不在,又无从辨别的石头,让工人拒绝工作,罢工出现了,工会扬言,不能够确保彻底清除石雷,并为受伤者和死者提供相当的补偿,施工将不再进行。在警方一遍遍搜索排雷的同时,劳资双方陷入无休无止的谈判。

        同时,苏族和阿帕奇族也开始和美**队谈判,看到部族联合的力量,其他部族也向这两个部族靠拢,成立部落联盟,以远比以往强大的力量和美国谈判。

        利兰?斯坦福的嘴角又挂上了笑容,地图上的相对路段的标注,开始接近,“照这样下去,联邦不用想追上我们。”他也在议会上发表意见,煞有介事的呼吁考虑印第安人的利益,联合太平洋铁路简直气疯了。

        印第安部落联盟和美国的谈判,还是遥遥无期,联合太平洋铁路的劳资谈判有了眉目,巨额赔偿后,股**下跌的趋势已经遏制,但是工程还不能开始,因为印第安人不允许。联合太平洋铁路的破产几乎成为必然的结局。

        与此同时,铁轨在华工们的劳作中一米一米地向前延伸。高峰时期,有好几千名华工同时参加筑路。

        唐纳隧道曾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也是中央太平洋铁路最艰难的一关。在一个多世纪之后,这条隧道仍然保护着穿越隧道的火车,阻挡着风雪。

        1866年春天,中央太平洋铁路最后到达了高山区第一个主要的前哨地点,即分水岭。这是一个扶壁状的岩石,在它底层的周围,阿美利加河咆哮着穿过1000英尺深的峡谷奔流而去。这里没有迂回道路可循,唯一的通道就是越过一个由大石块和角石构成的半圆形横梁。华工们开始挑战工程中最大的拦路虎――塞拉岭通道,被称为合恩角的花岗岩石墙是这里最难攻克的险关,它的下部是垂直光滑、深达1000英尺(约合304.8米)的悬崖峭壁。

        为了从笔直的山崖上劈出一条双轨宽的路基,华工把自己拴在吊篮里,从山顶上用绳索吊下去,在半空中凿壁填塞火药,点火后再往上拉,顺着绳索赶快攀登上来,炸药就在他们下面爆炸。炸后又继续下去凿石钻眼。

        那里的岩石之硬,常使得火药从炮眼里直接迸出,伤及华工,因为火药性能不稳或者绳索磨断而葬身崖底的华工,更不计其数。他们一寸一寸地在悬岩边沿开辟出一条岩石道,其宽度足以供人行走和手车通过,最后能够铺上8英尺宽的枕木。随着华工筑路队向前推进,工程列车紧紧跟随在后,车道极窄,火车的铁抓手和轴颈盖简直是悬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