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代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7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一代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7 / 9)
        当时很多学科没有正式的课本,只是油印的讲义,或与75、76级工农兵学员相同的课本。

        上大学前,每一个人心里都想着,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受苦受难的人民等着我们去解放。

        后来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原来我们国家和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非常大。

        老师们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常常端着茶缸去学生宿舍讨论各种问题,而且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经常为了一个问题、一个观点争的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比如,在改革中农村是否可以包产到户?能否办私人企业?私企可否雇工?雇工算不算剥削?雇用多少人算剥削?怎么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怎么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

        并由此分化出更多的问题:企业怎么决定生产,应不应该有利润,农村包产到户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人民公社为什么不能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等等。

        在每一晚熄灯后的长夜里,同学们躺在床上,依然为这些问题会在宿舍里争论不休。

        六个知青战友好不容易抽出时间聚会一次,每个人也会为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吵得天翻地覆。

        “我们是**国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怎么能允许私有制企业?”

        “农村包产到户,岂不是走回头路吗?向刘大爷那样的贫下中农怎么办?”

        “私有制企业的老板不就是资本家吗?工人不是又要受到剥削吗?”

        “坪乡竹器厂算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