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点评东坡肉 装神棍未果 (2 / 2)
苏轼赶紧站起来,做了个揖后才说道:“小友果然天纵奇才,苏某只道诗词、书画不如你。现在看来是一切皆不如你。真是江山辈有人才出,苏某老矣!”说着便流露出颓然之色,站着的身子似乎有些摇摇欲坠,感觉随时可能一屁股坐倒在地。
张懿赶紧走过去扶着苏轼坐下,然后虔诚的向他解释道:“先生不必自菲。你的才学是‘专’而‘精’;而我的本事却是‘博’而‘杂’,两者深度不可同日而语。如若相处的时日长了,先生便能看出我的深浅了。”
苏轼说道:“你也不必宽慰于我,之前你仿我字迹写的《寒食诗二首》,我带回来后参研整宿。结论是若我自己写,即便写他十遍也无法超其右。但我却亲眼见你一气呵成。若非‘专精’三十余载何有此功?又怎能以‘杂博’谓之?”
张懿心想:苏大学士这眼力是真心不错,能看出来我练了30多年。不过话说你仅写十遍当然不一定写得好。可你咋不说我对着你的巅峰作品练了不下百遍呢?但这话又没法直说。
只好说道:“那幅字写得好,不在熟练几遍,而在存乎一心。当日正巧猜到先生是谁,于是福缘灌体般仿出了一副好贴。若再让我去书写百遍也绝难再有那般好运。”
苏轼又问:“那临江随口便作《临江仙》又何解?”
张懿双手一摊道:“何必有解?我身上确实有很些难以解释之事,先生答应我不再追问可还记得?我曾说过‘先生定是我的贵人’可还记得?因我知道先生是坦荡君子,定能引我脱离这庸碌人生。若非赤诚,先生看到的仅仅是一个乡里村童而已。而我这一身博而杂的‘歪门邪道’也仅对先生一人展示过,从未掩饰。如此可算赤城?”
苏轼缓了缓神,点了下头又接着说道:“我记得你还说过‘你也是苏某的贵人’。暂且不问此话何解。但既是互为‘贵人’,是否谓之利益互换?我能给你什么?你又能予我什么?”
说道这里,苏轼的表情里闪过些许“冷傲”之色,又接着问道:“既是赤诚相交,此事须当在先言明才好。”
张懿见这糟老头子跟自己玩起了“文人傲骨”,就觉得再这样发展下去反而有些没劲了。就傲然问道:“官人以为我是在与你言商?如若这般却也无趣得很。”接着便老气横秋的做回自己位置,又吃了几口菜才慢慢说道:
“半年之内必有诏书至此招你回京师附近谪置。你若能拖上一年半载不去,之后必将峰回路转、扶摇直上。另外你小儿苏遁两年内不可离开黄州,不然将有性命之忧。”
说完又狼吞虎咽地吃了好几口桌上的菜肴,咽下去之后才慢慢说道:“我这两个忠告换你这顿饭,至此两不相欠。劳烦差个佣人送我回家去也!”说完站起来就想走。
苏轼被张懿说的话气笑了,便回道:“你这两则预言:一则关乎我官运,二则关乎我儿生死。区区一顿便饭又怎能当得起如此大事?但我却偏不跟你换!我苏某人一生忠于朝廷,若真有皇命遣我他置,我又岂会有违圣命?我小儿‘干儿’尚在襁褓。若我远赴他处必会带他同去。”说着便戏谑的看着张懿,又再说到“若真想两不相欠……去做一道有‘层次’的饭与我便足矣。”
张懿听他这么说,就知道这堂堂苏大文豪确实不是自己一两句话就能唬得住得。
张懿的原想法是:宋神宗再有一年多就挂了,到时候高太后垂帘听政会把司马光提上来,到时候苏轼自然会咸鱼翻身。而神宗临死前不知道哪根筋不对,非要把苏轼弄到身边的汝州去。这将直接导致苏遁夭折在途中。如果能劝的苏轼拖着不走,拖到神宗一死,抗皇命的事自然会大事化小。这样苏遁没准就能活下来。自己虽然有点烦苏老头儿这种“愚忠”,但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欣赏他的人品。况且,苏轼如果真听自己话而尝到了甜头,到时候自然会感恩于自己。
但若按现在苏轼的提议却也算公平且平等,他也并没有以大欺小。只是自己想靠装“神棍”这种方法去挽救苏遁小命的想法就彻底破产了。
而自己暂时理亏,还得先去做顿好吃的“还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