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忆海识贝39~沪上行(三)
下了轮船,在码头的出口处,整齐地停着一排人力三轮车,师傅们都很有秩序地等着接待客人。父亲是第二次来上海,熟门熟路。父亲和我坐上了一辆三轮车,把我们带的行李包袱放在腿上,包袱里装着家乡的土特产品,花生,茶叶,笋干等等。三轮车坐了大约一站地,就到了55路公共汽车的起点站一一延安东路外滩。上海的公交车班次多,只等了两三分钟,我们就上车了。在起点站,车子没坐满,有空位,但我因为晕车,坐着不舒服,就站到驾驶员身后,扶着那根横亘着的铁栏杆,眼睛透过挡风玻璃直视着前方,感觉会好很多。
到同济大学大概有十多个站,票价是每人一角五分。那时候交通是不堵塞的,半个多小时以后,我们就在同济大学门口下了车。父亲带我走进了同济新村的大门,往里面走几十米就找到了大舅家。父亲已经提前写信把来上海的时间告诉了大舅。那天不是星期天,大舅妈去上班了,表妹和两个表弟上学去了,表姐上山下乡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大舅特地请了假,在家给我们准备了午饭。
舅妈在打虎山路的一家街道办的小型炼钢厂工作,离家大概两公里路程,每天步行上下班。知道我们今天要来,舅妈比平时回家早了一点。舅妈离开老家来上海的时候,我才刚出生不久,现在我已经长得比她还要高了,舅妈拉着我的手,亲热地和我问长问短。舅妈炒了几个菜,还从包里拿出一小饭盒从工厂食堂买回来的油煎小黄鱼,给我们摆上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这种小黄鱼是海产品,我们老家是没有的,我是第一次吃,觉得非常香。
舅舅家住在同济新村100号一楼的一个单元里,这是二层的德式小楼,一室一厅一卫一厨20几个平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房子收拾得井井有条,我生平第一次见到抽水马桶和管道煤气。门口还有一平米左右的小菜地,里面栽着葱,还种了几颗丝瓜。大舅和舅妈加表姐妹弟共六人,我外祖母在的时候就是七个人,人均住房面积三点几平米。大卧室里除了摆放大舅和舅妈睡的大床以外,还要摆一张表姐表妹用的折叠床,白天就收起来。吃完晚饭将饭桌收起来,把靠在墙边的床板放下来搭在两条板凳上,两位表弟就睡在这里,我来了,自然也和他们两人挤在一起。餐厅里还有一块空地,以前是给外祖母放折叠床用的,现在我父亲就睡在这张小折叠床上。厅里基本上都躺满人了,要下去上个厕所必须小心翼翼,以免踩到别人。
和表妹表弟们还不熟,大家都相敬如宾。吃完晚饭,我在舅舅房间的小书柜上仔细看了一下,大部分都是关于土壤力学、地质构造、地基基础等方面的技术书籍,还有一些俄文版的书籍,经过50年代的中苏蜜月期,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所学的主要外语语种是俄语。突然我在小书柜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一本薄薄的科普小册子,我拿出来一翻,挺感兴趣。书名我现在忘了,内容就是有关科学幻想方面的,是一篇篇的短文,以讲故事的口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一些科学道理。当时看过以后感到非常兴奋,觉得世界原来如此奇妙。有两篇内容,我至今还能记得。一篇是阐述相对论的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打个比方,夏天翻砂工人在铁水炉旁炙烤着,会觉得时间很漫长;而和美丽的姑娘在外滩漫步,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简而言之,速度越快,时间就越长,尺寸就越短,长剑变成小铁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完全颠覆了我少年时代的认知,一下子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不可捉摸!还有一篇是关于对未来生活的一个预测,说的是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每天早上起床不是被普通的闹铃声吵醒,而是在一阵阵鲜花的香味中和在一声声鹂啭莺啼的鸟鸣中舒适地醒来。预测得如此准确!前几年我儿子上初中时,就在网上买了这样一种闹钟,香水片在电热的作用下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伴随着一声声动听的鸟鸣声。这本小书拨动了我的好奇心并引发了我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等大家都睡着了,我在厕所里锁好门,坐在马桶上,非将这本小书看完不可。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