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识贝40~沪上行(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忆海识贝40~沪上行(四)
  尽管我在南京长江大桥旁立志要成为工程师,昨天晚上看了那本科普小书,对科学家又更加神往,但是那些愿望对我来说毕竟是遥不可及的,我还得清醒地回到现实中来,学我的小裁缝。标准牌缝纫机很漂亮,但是又大又重,父亲和我两人要想把它搬回家,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舅说,有同事介绍了一位上海工厂的卡车师傅,他正好要送货到牛街三线工厂去,想请他把这个又大又重的机架帮助我们带过去,我和父亲只要把缝纫机头带回家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会轻松得太多。

  大舅和父亲抬着缝纫机机架去找那位师傅帮忙去了,我就独自从同济新村出发,准备步行到南京路一带观光。坐车我晕车,但我从小在乡村生活,走路是我最拿手的。初小毕业的时候,凌老师送我回老家,一天走了70多里地。我拿着一把小直尺,按照比例尺在上海市区地图上量了一下,到南京东路外滩不足六公里,然后再往南京路、淮海路和豫园绕一圈,来回路程不过40里地左右,对我这双久经考验的11路汽车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出了同济新村,从同济大学正门出发沿着四平路往西南方向走,左手边是一个非常大的公交停车场,我从未见过这么多辆公共汽车停在一起,右手边是一片菜地,菜地中还埋着农村中常见的那种存便便用的大水缸,看来是供居民们倒马桶、存农家肥浇菜地用的。象大舅家这样有独立卫生间和抽水马桶的住宅还是不多的。

  我口袋里装着上海市区地图,一边走,一边拿出来看看。沿着四平路一路走下去,景观就越来越不一样了,途经三角地菜场,外白渡桥,一个多小时到达外滩。映入眼帘的是黄浦江中挂满了万国旗的各色轮船;偶儿走过一两个外国水手,脚上蹬着雪亮的尖头皮鞋;南京东路的橱窗,金陵东路的骑楼和路面上的有轨电车,思南路的公馆,还有那上海人最爱逛的淮海路,这一切都告诉你,这儿是上海,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豫园和城隍庙唇齿相依,融为一体。现在的人们习惯于统称为城隍庙,而当时人们都称之为豫园。九曲桥、湖心亭,名不虚传;环视周围,楼阁参差,飞檐走壁,雕梁画栋。年轻而现代的上海城,同样有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的底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玲珑剔透的江南园林,不禁赞叹古代工匠们的巧夺天工。

  午饭时间到了,街上大大小小的饭店都人满为患,要吃饭,就必须站在正在就餐者的身后等位。我忍住辘辘的饥肠,慢慢地踏上回程的道路。路过外滩的一栋大楼,看到里面有个小面馆,进去一看,人不算多,一大碗阳春面,三两粮票八分钱,这是我有生以来吃过的味道最鲜美的一碗面。吃饱了,满足地叭嗒叭嗒嘴,顺着来时的道路往回走。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