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寻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寻梦
        林君出生地名叫秀柏湾。是川中丘陵的一个小村庄。因长满漫山遍野的松柏而得名。

        民国25年,林君的父亲林俊生十岁,父母双亡,到了秀柏湾当雇工。这个地方后来成了林君林甫他们的出生地,他们在这里生活到考上大学成为“吃国家粮的人”。

        秀柏湾被五座小山围绕,其中有一座名字很奇怪的山叫读书宝山,这读书宝山,山顶上不知何年何月长出了一棵巨大的柏树,那巨柏需十个成人才能合围,树冠长达一二十丈,枝桠覆盖半个山坡,人在树下,根本看不到天空。天上下再大的雨,根本漏不下半点雨星,树下仍干燥如常。这古柏何时长成这样,没人说得清,但有人说,秀柏湾的名字就因为有这棵古柏而来。

        树大成精,有人说,这古柏成了仙,叫“柏仙”,天晴的日子里,坐在树下,能听到“柏仙”传道,还能听到四十里外县衙旁边,蓬莱学堂学生的读书声。一传十十传百,秀柏湾方圆几十里的山民都喜欢在天晴的日子里跑来看“柏仙”,贴近树干听“柏仙”传道,但有的人说能听见,有的人说根本听不见,说能听见的听到的是什么又各说不一,但无论如何,这神奇的巨柏给秀柏湾人以自豪和骄傲,不知从何时起,这座无名的山被改名叫读书宝山,秀柏湾人相信,有这“柏仙”保佑,秀柏湾人早晚会出秀才,会出状元。

        民国25年那年,林光杰来秀柏湾上工,每天天不见亮,他就背上背篓,拿上镰刀,赶着三头牛上了坡。牛在山上吃草,他去割草。十岁的俊生最喜欢去读书宝山,他不识一个字,但对读书人很崇拜,爹娘在世时最爱说的一句话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但他家境太穷,根本没钱去读书。

        当割满一背篓青草时,林光杰就把草倒在巨柏下,坐下来歇息。他最喜欢把耳朵贴在巨柏树冠上去仔细倾听听,他希望能象传说的那样能听到“柏仙”的声音。冥冥之中,他真听见了一种奇特的声音,那声音很有节奏感,光杰以前是远远听过私塾的小孩读《三字经》的,那节奏有点象私塾的小孩读《三字经》的节奏,但仔细听,又不是那拖长声调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吟诵。光杰坚信,这是四十里外蓬莱学堂学生的读书声,他去过蓬莱县衙,看到过那些穿着好看校服、很洋气地夹着书包的同龄读书人,他远远地看过他们,很羡慕他们,但也只能羡慕而已。但如何能在巨柏下“收听”这么远的那些洋学生的读书声,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想不出来不要紧,但他就是爱听。有一天,他听着听着就在树下迷糊起来,他看见一个跟自己长得很相象的人,坐在几十个人中间读书,那书花花绿绿,绝不是在私塾里见到的那象牛粪般黄纸。迷糊中,那个长得象他的人得到先生的表扬,又有人递给他用一个牛皮纸袋装着的一张纸,“他”看见纸,高兴得跳了起来。

        这很像一个梦,但又不象是梦,因为他分明没睡过去,但怎么就看见这么奇怪的景象?他百思不得其解,晚上就去问一同给地主家帮工的长工老唐,老唐瓮声瓮器地说:“你饭都吃不起还读书,读啥子书哟,看你爹的坟上长得出弯弯柏树不?让你时来运转,以后长大了讨了老婆,生了娃儿,看娃儿读书还差不多。”

        林俊生想想也是,那个象梦又不是梦的景象,确实很奇妙,那么真实,但又那么荒唐,想我林俊生,现在还在给人家上工混口饭吃,哪可能读书?但老唐说的,他也真的想过,我现在再穷再苦,但总有翻身的一天吧?

        于是他嘻嘻一笑“老唐,莫小看人,真有那天,我林光杰砸锅卖铁也让儿女读书,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我读不了书,我儿女总读得了。”

        老唐已鼾声大作。

        ********************************

        民国25年的4年后。

        在林光杰那似梦非梦中出现的蓬莱县衙,已改造成了一所名叫蓬莱中学的学校,林君和林甫都就读于这所中学。

        林君比四哥林甫小4岁,从小就是四哥的跟屁虫,哥干什么他都跟着。哥读初中时,爱上看,那时没有文化的母亲柳兰听学校老师说,学生看会影响学习,就不准林甫林君兄弟俩看。林甫耍起了小聪明,他把他们千方百计找来的缺页少码的书用报纸包上封皮,伪装成课本的样子,明目张胆地放在书包里,不识字的母亲柳兰翻看他的书包,自然被蒙混过去了。

        那时,每天放学后,林君林甫还得上山去割猪草或者拾柴禾。林甫悄悄地把放在背篓下,带上林君上了山。兄弟俩轮流看书、干活,一个人躲在山上的土沟里看的,另一个人一边干活一边放哨,以免母亲发现挨骂。这个秘密,兄弟俩一直坚守到林甫初中毕业,离开家去四十里外读寄宿制高中。这期间,他们读了千方百计能找到的所有,他们也看了一些当时很流行的连环画。但林君觉得,连环画文字很浅陋,故事性也不强,小小的他更喜欢读,他觉得,的文字很优美,故事也更引人入胜。

        也正是那几年,十来岁的林甫和不到十岁的林君无意中自己培养起了习惯,无意中培养起了对的爱好。没有人会想到,偏僻山村出生、饭都吃不饱的兄弟俩,会那么喜欢读书,会那么喜欢文字,也没人会想到,这山村兄弟后来会因为从小喜欢看书,喜欢看,而成为了一般人眼中比较神秘的“作家”、“记者”。

        1981年,林甫已在蓬莱中学读了两年高中。蓬莱中学建在旧县衙门里,雕梁画栋,这里,也就是林父林俊生44年前奇怪的似梦非梦中见到的县街。

        林甫即将毕业,进入当时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由当地市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的“预考”,只有预考过的人才能参加高考,所以人们又习惯地把这种高考前的预考叫作“筛选”,经过考试筛选,只有一小半的人能参加高考。

        两年高中,林甫成绩一直很好,一直是班上前三名,预考对他来说,根本没压力。预考成绩下来,林甫的成绩全校第一,在全县也排在前几位,这事在林甫蓬莱中学引起了轰动。蓬莱中学伍校长和班主任陈老师一合计,这林甫成绩这么好,考北大也没问题,蓬莱中学出这样一个人才,他们也觉得脸上有光。马上,蓬莱中学前所未作出一个特别的决定:学校专门腾一间安静的教室,由林甫使用,除上课时间外,林甫一个人自学、复习,免受外部影响!

        林家人很高兴,林家五兄弟,大的三个弟兄现在都已有了“铁饭碗”,老大林恒是部队转业到了铁路局,老二林金是当兵提干,老三林万是工厂招工进了厂,林家还没有大学生,林家的第一个大学生多半会是林甫,而且校长都说了,会考上北大,这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