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四年(上)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华四年(上) (3 / 3)
        下课后,她慢慢的收拾东西。我就走上前去,叫她老师,问这门课的名称,表示很感兴趣。她说叫做批判性思维啥的,还说自己不是老师,只是助教,今年才大四。哦,怪不得这么年轻,我在心里想。我又想说些什么,可是终于没有话。看着她穿上羽绒服,悠悠的走了。

        一个星期后,我在那个教室等她,没有学生来,她也没有来。又过了一个星期,我还在那个教室等她,学生来了,她也来了。我懂了,这门课两个星期一次。在那次课上,她问大家有没有看过当时上映不久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她显然很喜欢那部电影。快下课的时候她说最后一次课在世界末日那天,不见不散。

        末日那天晚上,我沐浴更衣,早早的到了教室,等到上课的时间,一个人都没来。我以为以后见不到她了。

        我第一次课上就从讲台的名签上记住了她的名字。在网上搜索发现她是某省的高考状元。而且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我开始在日记里写她。

        后来我们又见了三次。第二年的夏天我在食堂见过她。她跟一群女老师们坐在一起吃饭。我看见她戴着金耳坠,项链,低着头,无精打采的。我知道她保了研,她可能对自己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提不起精神。她像一只被笼子关久了的金丝雀,心中仍然残留着蓝天的梦,却舍不得精致的鸟笼,美味的鸟食。

        过了一阵子,我又见到了她。我们骑车相对而过。她背着羽毛球拍,和一个女老师并排向体育馆骑行,看见了我,她转过头跟女老师说话。

        还有一次我之后再说。

        我又要上考场了。那天早上,我进了考场,刚刚坐下。这时候走过来一个气质典雅,而略显忧郁的姑娘。她身材高挑,丰满,脖子上缠着一条葱绿丝绸围巾,走起路来挺拔沉稳。她在我的正前方坐下,中间隔着两个座位。我打量着她,她脱下黑色羽绒服,白色的毛衣裹着笔直的上半身,就像初春枝头的一朵白玉兰。她忧郁的样子像极了托翁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

        最让我动心的是她圆圆的后脑勺下拖着一根粗长的大辫子,一直到腰,乌黑发亮。我想她一定出身在军人家庭。

        我在答题的间歇时不时的抬头看她。她就那么端坐着,答题的时候也不改变身姿。真是淑女。

        考完试,她站起身,斜挎着书包,目不斜视的走出了教室。嗨,一点都不给人搭讪的机会呀。我走向她的座位,把她的桌贴和我的一起粘到了日记本上。她的名字有一个萱字。“焉得谖草,言树之北”,就是萱草的萱。可惜谁有这样的福分成为她思念的那个“伯”呢?

        考完试后,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我宅在小屋里,看电影。我看了奥黛丽赫本版的《战争与和平》。我迷恋她演的娜塔莎。那正是我那个年龄对于异性的想象——女神。

        那个春节在家里的事我不记得了。除了央视在热播《楚汉传奇》和春晚的民乐《金蛇狂舞》,还有考研初试第19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