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海峡西岸旖旎风光(五) (6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海峡西岸旖旎风光(五) (6 / 8)
        “城隍庙戏台是庙内保存最好的木构建筑。戏台上的藻井由斗栱层层迭架,形成罗旋状穹隆顶。藻井四角绘‘琴、棋、书、画’图案,两侧梁上以楷书记载着建庙总理、董事姓名,台前的悬钟雕刻‘八仙’图案,经省考古队专家一行实地考察,认定该戏台建筑古朴、设计精巧,为目前闽东乃至全省保护较好的少数古木构古戏台之一。具有建筑考古价值和与文物价值。”

        屏南地区具有浓厚的闽东风情,民间文艺源远流长,现存的古老剧种有四平戏、权头提线木偶戏、四平提线木偶戏、平讲戏和北路戏等,素有“中国民间戏剧之乡”之美誉。富有闽东民间特色的庶民戏更是我国南方地方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此外,舞香龙、迎城隍、闹元宵、围炉等活动极富地方特色。

        当来到古街巷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古镇古代商业中心街中山路、后街。这里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是闽东北地区货物交流中转站之一。当时双溪是政(和)、宁(德)、建(瓯)、周(宁)四县(区)边界地区最繁华市镇。人口已逾五千多人,且有官道上通四府,下连省垣,东通福安、宁德,西达建瓯、政和等地。城内货栈连立、商贾云集,有各种百年老字号数十家。现如令虽然风光不在,但我们仍能从这成排的古商铺中看出当年‘百载老号数十铺,千年古镇几繁华’来。”

        接着,钟意又微笑地介绍道:

        “现在双溪保存得最完整的老街只有一百多米长,处在镇中心,在街口盖着一座拱形门洞,上面写着‘旧城风貌’四个大字。这是一条商业古街。从屏南在双溪立县开始,当地的商业就相当发达,而且此地是连接闽东闽北的要道,是四里八乡货物的集散地。所以临街都是店面。街道五六米宽,两旁大多是单间单层或双层的木质房,间或有几座土房,高高矮矮,连成一片无声的韵律。门板的背后是木质店柜,这木质店柜是稀罕之物了,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据《屏南县志》记载,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分古田县北乡设置屏南县,县衙在双溪,隶属福州府、闽海道,直到1950年才把县政府搬到现在所在地。由于这一段历史,所以双溪留下了一大批精美的古民居。”

        “青山环绕、碧水潆洄”的双溪古镇,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比比皆是,苍老的面孔古韵犹存。登高远眺,宅院毗邻成群,古巷曲折深幽,古镇秀姿尽收眼底。走进小巷,古朴端庄,造型美观的典型南方天井民居更显古朴典雅,石雕粗犷、砖雕细腻、窗雕精致,从外观到内饰,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民居气息,又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先辈的审美情趣和建筑理念表现的淋漓尽致,是了解江南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历史博物馆。

        当来到宋宅景观处,秦朗天便微笑地介绍道:

        “宋宅位于屏南旧县治双溪镇东,有一座主落和两座附落,门口巷道两端设‘护砂门’,布局严谨。由清道光丙午科举人宋贞芳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土木建筑,有一座主落和两座附落,门口巷道两端设‘护砂门’,布局严谨,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

        接着,钟意又微笑地介绍道:

        “宋宅主落为二进三开间格局,七柱十五檩穿斗式构架。附落格局、构架与主落一样,只是面积略小,雕饰较少。主落位于正中,大门为砖、木、石结构。门当石制,上雕‘狮子戏球’,门楣上方有木雕户对。户对下方为对联:‘赋梅丞相府,咏杏状元家’。大门板中部有铜制门环。大门内有一照壁(中门),中门槅扇为拼镶槅心,上下绦环板均为深浮雕。中门内为石板铺砌的前天井,天井两旁为二层廊庑,其厢房门窗槅扇均为木雕饰,底层厢房门窗槅扇槅心拼镶,中嵌‘福、禄、寿、喜’,上绦环板为花型漏雕,下绦环板为深浮雕,其图案内容有‘羲之易鹅’、‘懿公封鹤’、‘杜康造酒’、‘陆羽烹茗’、‘尉迟从军’、‘王冕牧牛’等历史题材。正厅以三合土铺地,正中太师壁下方摆一精美几桌,馏金深浮雕饰,内容为‘钟馗嫁妹’、‘木兰从军’。太师壁两侧后方的屏风槅心为浅浮雕,左侧为升腾图,右侧为风雅图案。两边厢房的门窗槅扇均为拼镶格心,上绦环板为花型透雕,下绦环板为深浮雕,内容为‘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八幅木雕图案,每幅木雕均有历史典故,如‘渔’用‘周文王渭水访贤’之典故;‘樵’用‘武吉卖茶’之典故;‘琴’用‘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之典故;‘棋’用‘南山求寿’之典故;‘画’用‘画龙点睛’之典故。由于宋宅建于晚清,当时的木雕艺术已发展至较高水平,雕镂手法由平面浅浮雕向深浮雕和透雕转变,雕刻工艺由简单向细腻、繁复发展。在构图上更注重变化和透视效果,人物造型表情逼真、栩栩如生。因此宋宅的木雕艺术较之清初古民居的木雕有了质的飞跃。宋宅的大门上方是悬挂着一块《乡魁》匾,从匾文可以看出,宋家可谓人才辈出,第一代即建宅人宋贞芳为清道光丙午科(1846年)举人;第二代为同治癸酉科(1874年)岁进士宋肇祥;第三代为光绪戊子科(1888年)附贡元宋谦材和光绪辛丑科(1901年)附贡元宋谦承。可谓是“耕桑读律、科名继世”之家。”

        当来到周宅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建于清未,三栋两进相连相通,是双溪民宅中建筑规模较大的一座古民居,也是屏南为数不多的三落大厝之一。周宅原是双溪‘六合春’茶庄。创办于清未民初,经营者周绍堃先生,系当时屏南商界巨子。该茶庄为我县近代制茶始祖,其屋宇宽畅、设计科学、建筑精巧,其茶制品以规范茶箱压装,经福安赛岐口岸销往**一带。”

        接着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