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海峡西岸旖旎风光(五) (7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海峡西岸旖旎风光(五) (7 / 8)
        “位于屏南县双溪镇中心的周宅,有一座主落和两座边落。其主落前方有照墙,院门斜向左侧开放。主落与左右附落均为土木建筑,两层二进三开间格局,七柱十五檩穿斗式构架,占地总面积为900多平方米。”

        主落大门位于中轴线上,大门石门框上阴刻对联为‘宗风承汝水,家学溯濂溪’。进大门后为中门,中门后是一石板铺砌的天井,天井两旁为两层廊庑。从天井正中的石板路往内,就是该民居的中心--正厅。正厅高大宽敞、气派堂皇,而且地板很有特色,地面全部以杉木板铺就。厅堂正中的太师壁下方摆着一张几桌,其木雕工艺非常精美,图案内容为“渭水访贤”等历史典故,图案人物均加以镏金。太师壁两侧的正柱上悬挂金字板联:‘为官心存君国,读书志在圣贤’。其后方的左右屏风均为拼镶槅扇装饰,槅心为古代漆画。屏风后的后天井,廊庑及后厅宽敞明亮,结构合理。

        右边的一座边落,其格局为歪门正厅,大门位于中轴左侧。大门对联为‘阳羡忠贞裔,濂溪道学门’。进门后是一道槅扇装饰的照壁,往内是两层廊庑,有边门与主落相通。天井外仍虚设一道中门,也是槅扇装饰,其上方有一横楼,楼窗槅扇雕饰精美,从横楼往左为梳妆楼。与主落不同的是,主落为明厅厝,这座边落为楼厅厝,因此,从梳妆楼顺二层廊庑的走廊往内,即达楼上正厅。正厅前方设楼窗与美人靠。据说,这里是当年周宅女眷们的生活起居场所。与主落相同的是其底层厅堂的地面也以杉木板铺设。这对降低室内湿度有好处。这两座宅院的木雕饰比较精美,尤其是悬钟、梁托、枋托等廊檐雕饰,更有特色。有的像一只悬挂在廊檐下的精美花篮,有的象一朵倒吊的莲花,其工艺精细,造型别致,很有特色。

        周宅的左边落与主落和右边落格局上基本一致,只是面积较小,装饰较少,门面朴素无华,据说是供收租、屯粮和仆人居住之所,有边门与主落相通。三座宅院珠联璧合,是屏南规模较大的三落大厝之一。

        当来到双溪盖屏户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位于屏南旧县治双溪镇东的盖屏户,由三座呈‘品’字排列的宅院组成。主落坐北朝南,大门石制,石门框上阴刻‘圣恩天广大,文治日精华’。房屋为二进五开间格局,七柱十五檩穿斗式构架。其后开设左右两个后门分别进入后面的两座宅院。是屏南为数不多的深宅大院之一,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盖屏户由赤岩富绅张日煌创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由于当时的张家年收租四千担,在县衙纳税薄上名列第一,故人称‘盖屏户’,即屏南纳税首户之意。据说每位新到任的知县都要到张家拜访。作为屏南首富,宅院建筑自然要气派堂皇,正厅高大宽敞,雕梁画栋,正中太师壁上悬金字匾额、下摆精美几桌,所有对联均为金字板联。正中柱联为:‘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两旁对联从内到外别为:‘遡九世同居百忍家声标两字,仰千年积学二京赋手配三都’;‘五龙鳞甲动风云谏草批鳞直节久传台阁,六翮羽毛新景象文星振羽奇花夙燦砚池’;‘赤帜树云坛祥发赤岩引得松心皆摅赤,青钱标玉案光分青嶂射来云路尽拖青’;‘理学旧传家东西铭千秋著美,文章今冠世燕许笔一代齐名’。两旁各有两行厢房,其布局非常巧妙,有暗门,房间可分可合,四通八达。厢房门窗槅扇均为拼镶槅心,中嵌人物花鸟图案。上方绦环板为‘五福捧寿’和草龙图案,下方绦环板为浅浮雕,内容为‘春、夏、秋、冬’、‘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和‘耕读传家’、‘如鱼得水’、‘松鹤延年’、‘竹鹿呈祥’、‘喜上眉梢’等题材。正厅灯梁两端,嵌‘金狮戏球’浮雕镏金梁托。厅前栱廊下的枋托为人物和瑞兽组雕,其木雕艺术风格较为粗犷、古朴。图案均上漆镏金,显得金碧辉煌。”

        接着钟意又微笑地介绍道:

        “盖屏户的天井特别宽大,地面及周边均用宽大石板铺砌,其中一条石板宽80厘米,长达6米,据说当时由近百人从山上抬来。天井两侧各建两行石凳式花架,上摆盆景花卉,使庭院显得更加幽雅,并与富丽堂皇的厢房雕饰相映成趣,让人在这深宅大院中能感受到一种天然气息。张家自肇基双溪后,家业不断扩大,人丁日益繁盛,偌大的盖屏户也容纳不下发展的家族人口,至清嘉庆年(1796-1819年),又同时扩建了三座宅院,使盖屏户面积扩大一倍多,成为当时屏南县城中规模最大的院落。在主落的左侧,是一座两进三开间的边落。大门外石板铺路,门墙上有泥塑彩绘墙饰。”

        当来到陆宅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这座古民居由陆品彝(我县名老中医)、陆品圭(画家、屏南二中创始人之一)创建,门框为青石打造,上阴刻‘圣恩天广大,文治日精华’,其石门当雕刻精美。建筑特点是夯土墙围护,房屋为两进两厅,三开间穿斗式构架的土木结构民居。中门槅扇木雕精美,正厅宽敞,两厢门窗槅扇木雕相对粗犷,灯梁梁托精美,天井石制花架。”

        当来到陆氏宗祠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为陆氏八世祖修建,后经历代修葺扩建,以成现今规模。陆氏宗祠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布局合理、建筑精巧、装饰古朴,是屏南最具明清风格的建筑之一。该祠入选《福州十邑名祠大观》。现为县级建筑文物保护单位。”

        当来到薛氏宗祠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双溪薛氏迁入是明代中后期,薛氏家族注重耕读传家,可谓人才辈出,受乾隆嘉奖的文威将军、台湾守备薛文潮,以及近代学者薛贻源,屏南首位博士薛承健,外交家、大使薛谋洪都是双溪薛氏一代俊才。薛氏宗祠建筑精巧,内植奇花异草,尤其是庭中洛阳牡丹系薛文潮所种,有近300年历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