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武术文化第四篇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小龙武术文化第四篇 (4 / 5)
        按照今天的标准,对工作的完全掌握不仅可以体现功夫,还可以体现个人对自己的掌握。对自己的掌握—至少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是一件积极的、值得个人去争取的事情。根据备受尊崇的中国传统,掌握功夫的人可以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家、一个有天赋的炼丹家、一个精通医术的医生、一个饱读诗书的学生或者一个知名的音乐家,他们通过这些身份展示了对自己的掌控。另外,一个掌握功夫的人在有需要的时候也会有能力保护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但是,把功夫看成是打架的能力就是对这个词大大的不公平了。

        三个剑客的故事;

        李小龙被很多人认为是功夫最原始、最纯粹的意义的代表人物。他在讨论功夫时喜欢讲一个叫做“三个剑客”的故事,这个寓言跟著名的日本剑圣宫本武藏有关,它微妙的象征意义给李小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在香港给电视观众讲了这个故事,他甚至把它写进了他跟演员詹姆斯·柯本和斯特林·西利芬特共同创作的《无音箫》的剧本的引言之中。根据李小龙的讲述,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三个剑客坐在拥挤的日本小酒馆的桌子旁边,高声议论坐在他们隔壁的人,希望能刺激他跟他们决斗。大师(宫本武藏,日本最伟大的武士)没有理会他们。但是当他们的言辞越来越粗鲁、越来越针对自己时,他举起筷子,快速上扬,毫不费力地夹住四只飞动的苍蝇。在他慢慢放下筷子的时候,三位剑客就匆忙离开了房间。

        一些西方人会草率地认为,三个剑客突然对骚扰宫本武藏失去了兴趣,与大师用筷子夹住苍蝇的能力没有关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三个剑客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位大师用筷子抓苍蝇的动作就显示了他的技艺,而这个技艺就是最高功夫的体现,是大师完全掌握自己的体现,所以,他是一个需要避开的人物。他们的结论也强调了古老的中国信仰,那就是,任何完全掌控某种艺术的人在一举一动中都可以展现他气定神闲的品质。

        古老的功夫大师可以是技艺娴熟的按摩师、中医师和针灸师。西方医药界最近才开始接受,甚至才开始承认东方人对身体、思想和精神疾病的这些诊治方法。比如说,中国人1000年来都用麻黄这种草药来治疗哮喘病,而麻黄中含有**。西方的医生治疗哮喘病时也会开**,在这一事实被揭露时,西方医药界才意识到,他们对东方的一些诊治方法过早地下了定论。同样,古老的针灸艺术由于有奇迹般的治疗和麻醉作用,现在在西方的运动医疗诊所也是一个普遍的诊疗手段。它在几年前就进入了功夫培训,成为伤病的治疗方式,但是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它都没有被西方医药界接受。

        西方思想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他们会把遇到的所有事情进行瞬间的定性和分类。通常,这些类别都可以简化成两个分支:安全的和不安全的。我们熟悉到某种程度的东西就被放在前面这个分支,不同的、不知道的或者不熟悉的东西就被放在后面这个分支。

        结果就是,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在忙着给一切事物加标签,站在生活之外,却没有真正地投入生活,也根本没有享受生活。简而言之,我们缺少功夫这个重要的态度。根据李小龙所说:学习功夫不仅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保护自己,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思想。道教的道士和中国的和尚都把功夫当作一种哲学或者思维方式,在这种哲学中,人们会顺应逆境,有能屈能伸的智慧。耐心的品质和从错误中吸取经验的做法也是功夫原则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震惊,西方人眼中那个动作电影明星和卓越的格斗士,竟然还是一个有功夫之人(取功夫最初的意义)。李小龙是一位哲学家,他关心的是人类行为,他努力去理解周围这个广阔而复杂的世界,我们回顾李小龙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位成功的哲学家。事实上,他的语言如此准确,电影和语言又如此吸引全球人的关注,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位哲人。

        李小龙的语言包含着与年龄不符的智慧,揭示了他对世界的深刻理解。这并不是说,他对于人类境况的见解是凭空而来的。他花了很长时间,刻苦地学习哲学、宗教和关于灵性的各种书籍。他还一遍遍地老子、庄子、孙子、孔子、子夜、苏格拉底、柏拉图、巴鲁赫·斯宾诺莎、勒内·笛卡尔和大卫·休谟,以及克里希那穆提、铃木大拙和艾伦·沃茨之类更现代的哲人的作品。他在这些伟人的语言中寻找永恒的真实性,努力学习灵魂的终极本质、灵魂所在的宇宙和人类这个整体。哲学才是李小龙的真正激情所在,武术只不过是他选择表达哲学的工具。

        幸运的是,李小龙愿意跟别人分享他的信念。事实上,他的信息和想法通过公共访谈得到了最好的传达。很多采访过他的记者都意识到了李小龙的卓越品质,把采访的音频或者视频保存下来,以便日后学习,改善自己的思维,审视自己。大多数人后来都没有学习。但是,留存下来的公共谈话音频和视频,以及他写的一字一句,保存了让人们理解生活,享受生活和最大限度地度过人生的哲学见解,今天想要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身上学习的人们可以得到这些材料,真是三生有幸。

        武术的终极演化;

        跟功夫的真正含义一样,李小龙的哲学也不仅仅限于单纯的格斗技巧。事实上,为了完全欣赏李小龙的哲学,我们就必须超越武术的界限。毕竟,时值21世纪,人类的军事技术已经发展到拥有隐形轰炸机和乌兹**的程度。每个星期花好几个小时进行密集的、复杂的、高度专业的徒手格斗训练固然值得赞赏,这样可以让人变得勤劳,培养对武术的熟练程度,但是,我们在今天的街道上遇到某件事,需要用到武术的可能性非常之小,在一个武器占绝对优势的世界尤其是如此。

        比如说,精通古老的冲绳击打工具(一开始被融入古老的技击法,目的很明显,就是把日本骑士从马上摔下来)的训练量在今天看来,作为应对街道袭击的准备工作,显得过时和不切实际。事实上,我们只要扫一眼每天的报纸,就会发现,今天的攻击者并不像武士一样怀旧(他们使用的都是现代的武器)。所以,在纽约街头被杀的武士比被中国的义和团起义打倒的武士要多得多—讽刺的是,这两件事情有着类似的原因:大多数武士的哲学无法跟时代的格斗发展保持一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