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残雪断桥(0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课:残雪断桥(07)
        最近的精神是越来越恍惚了。空气中弥漫着雾霾独有的醇厚气息。在这样的空气中奔走,对健康的伤害是很明显的,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对我们大家却是日常中不得不做的事。单位的乌烟瘴气也是一样。近来这种气氛越来越浓烈。巡视组走了,留下一堆需要人出来承担的责任。接到一个对违规干部员工处理的通报,不出意料地,“上述问题也揭示出财务对报销票据把关审查不严,监督管理不力的问题”。对于直接责任人,都是执行的责任,对于财务部门,就上升到管理的层次了。对财务的抬爱之心,让人不敢据领。其中是有几处瑕疵的,比如金额统计和确认的出入,但最重要的还是责任不明。棒子乱打一通,但乱的手法很精妙,像飘渺化神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精确制导,目标明确,就是找个谁都看得过眼的替罪羊。而始作俑者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次连挡箭牌都不需要了。

        老总还在跟权力部门沟通,指出金额的错误,“要实事求是,员工实际违规报销的金额并没有那么大,其他的都是餐费一类,这个是已经核实确认的”,对于责任方面的确认,还是要当面谈。然后接到了通报的修改版,但只改了金额的部分,看来沟通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空气日渐诡异,与社会的大方向背道而驰,不知道是不是属于黎明前的黑暗之类。光明越近,黑暗的阻力越强,阴影也越大。围在领导身边的几个人,就是竖刁、易牙和开方的现实版,愿意作齐桓的人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美女能够只手遮天,决不是没有道理的。齐桓死时的悲鸣,只是后世的猜测,也许正是在某种成就感中舒服至死的。让坏人良心发现,是不可能的事情,人一旦走上邪路,是绝难回头的,他们会对做坏事上瘾,对私欲恶习产生依赖,他们需要做的,只是寻找攻击的目标,好让这种欲望得到满足。

        而财务是最容易选择和攻击的目标,给财务使绊子,能让人自生成就感,越是在经营困难的时期,财务越容易成为出气筒,怨气聚集则为恶人乘隙。所以对于成为目标,我并不感到意外。古来世道如此,十个人说你好,抵不过一个人来糟蹋你,说你好的只在口头上,且大多是当面说好背后缄口,糟蹋你的却是时时刻刻严盯猛打,真枪实弹,所以要想以德服人,首先要有以力服人的底气,否则只能活受欺负。对美女之流,忍让恐怕不是办法,要找准机会给其致命一击,切实消除隐患,不然后患无穷。

        要在以前,我就责无旁贷了。但是现在不是我当家,况且在台上的人,正是抢道的强盗,我又何必替人挨刀。但是既然美女在找替罪羊,就找不到他的头上,他们肯定有别人想不到的诡计。那就新账老账一起算吧。

        近期似乎又有了强迫症的征兆。电梯里隐约听到两个保安小哥说什么玩意需要一亿的花费,就怀疑是否自己长期昏睡,不知通货膨胀已经到了金圆券的地步,一直疑惑和不安。后来才知道是说冥币,于是又怀疑自己离地府越来越近了。

        互助会的事情还要应付,虽然自己感觉没有大用。但是既然进了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愿杀愿剐随其便。我现在是落水者,人家是救生员,人家会不会水且不用管,反正性命交到人家手里,就要受人摆布。

        而时常要看到屠夫发呆的眼,虚无缥缈像正在撕裂太阳的黑洞,我就不由得想起老胡。有时候想,我们其实是不是就生活在一个黑洞里边,只因为太小了,黑洞都不屑于粉碎。就跟美女说的一样,碾死你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但我如果足够小,小到肉眼看不到的颗粒,她就很难再踩到我了。老胡不勇于小,所以就被踩死了。

        杀人的伎俩有很多种,自杀也一样。涂尔干认为自杀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是社会的动乱和衰退削弱了个人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学说总归是学说,也有生物学家解释说,是太阳黑子破坏了大脑电波。我觉得都对,要不一有人自杀,就会把他从卵子以来的经历翻个遍,从中找出各种催促他自杀的人和物,当然也有抗抑郁的药物,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消除人的自杀愿望。但有些事防不胜防。老胡的坠亡就是例证。

        现在有专门的研究,把自杀分了类,分别是失调型、宿命型、自我性、利他型、传染型、其它型,更先进的是分为情绪性和理智型的自杀。以前一直以为自杀都是带有情绪的,“好死不如赖活着”,如果理智的行为,怎么会自杀。那老胡算哪一类呢?倘若他真的如报道中所称是自杀的话。

        所以我觉得俗称的自杀,实际是两种行为,一种是自尽,一种是杀己。所谓自尽,是自己觉得活得痛苦,通过隔绝与世界的关系来摆脱痛苦,在这种行为中,自己被消灭了,同时世界也被消灭了。而所谓杀己,是通过杀人来达到某种目的,在这种行为中,对象被消灭了,而世界得以按照原先的目的继续存在。只不过,杀的对象是杀人者本人。有一部古代反贪的戏,贪官被抓了,后台告诉他,只有自杀才能保住一家老小,于是贪官就自杀了,而后被抄家,他儿子随后也自杀了。在这里,贪官就是杀己,儿子就是自尽,一个是死有所图,一个是活得难受。

        而老胡的死,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归类。人死如灯灭,临死前又没有留下什么话,所有的故事都是别人的推测。本来我的**只是一种威胁或警告,所以采用了匿名的方式,猜想纪检部门只会执行一般程序,当做有这么一个事,借以引起领导的重视和警惕。但是疏忽的一点是,当时纪检不是独立部门,是属于人事部的二级部。那个这个**就不只是普通的纪律检举,而是公然向当权者挑衅了。

        反映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老胡怎样被列入怀疑对象,现在已不得而知,反正他是给我作了替罪羊。报复的过程很顺利,先是待岗学习,然后找一个微不足道的报账瑕疵大做文章,随后再扯出一笔不良贷款,将一个莫须有不能申辩的调查漏洞,提炼成违法放贷罪名,最后迎头一击,直接放倒。老胡本来就是多年被压制的干部,百口莫辩,申诉无门,最后一坠了之。

        那他这种死法,是因为活得难受而逃避现实呢,还是死有所图,妄图一死以证清白呢?后者兼而有之,但即便是兼而有之,也会有所侧重吧,到底是为了死,还是为了生?

        所以吴明先生的疑问,很有渊源。我认为老胡死得不值。倘若要自证清白,我认为杀死别人比杀死自己更有说服力。试想一下,自己死了,别人就有了更大的发言空间,自己还会被污名化,而杀死对手,反正不过一条命,还可以占一个悲愤杀人的名义。没到那个地步,谁会去毁灭一个人的生命?除非是杀人者和被杀者有一个罪大恶极。

        导师说,每个人要把每个人在交心会上说的在内心深处捋一遍,但怎么个捋法,没有交代。这大概就是一种无厘头的法宝,反正是“姑妄言之,你懂不懂随便”,解决不了问题,是你听不懂的问题。想起几次有关部门组织的案件通报会,将犯罪分子作案的细节,做了详细的披露和解剖,银行应对的手法,也展示无疑,我怀疑作报告的人有教唆犯的嫌疑,这不是警示,是经验交流,是在向潜在的犯罪分子传授武功秘籍。交心会也是,我没看到谁交出了心,但是杀人的心也有了,上床的心也有了。

        我没有什么可捋的,因为根本没听到。我现在能够想到的,是怎么应对屠夫阴险的笑。他的手边随时都会有一把刀,互助会又没有进门搜身的防范措施。

        某大学的研究生自杀了,他说来生宁愿做一条流浪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