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今岁宵尽,明年日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今岁宵尽,明年日催
        1999年腊月二十九,寒冬的一场大雪终于换来了今日的艳阳高照,晴空万里。

        家家户户简单的吃过早饭,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为准备除夕夜的团圆饭。

        杀鸡自然是交给绪发,锅里烧着水,提着捆绑住双脚的鸡,拿着刀就往门外去了,太塘边围满了洗衣服洗菜刮竹篙薯唠家常的村民,细伢子们在家门口嬉戏打闹着,暖阳照到每一寸亲切的土地。玉秀玲英婆媳俩手里执着碎碗片,竹篙薯先浸到水,就刮起来更顺,才一会儿功夫竹篙薯就褪去细须褐色的表皮,白白的躺着瓷盘里。

        民安镇被誉为南方人参·竹篙薯之乡,自然竹篙薯是民安镇的特产。竹篙薯形状似“淮山”,口感比淮山好。明代弘治年间,原生态山区的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冲积平原上,经过五百年左右的选育培养而成的。似乎成为泰昌县人年前后必不可少的食物。

        中午饭也在忙碌中被人忽略了,细伢子更馋于各种糖果而巴不得不吃午饭,绪发拔完鸡毛,破开掏尽内脏,就放钢中锅里烫煮,鸡被煮的金黄,汤面浮起一层黄油脂,就捞出来放入篮子里,篮子里除了有全鸡,还一块烫过肥瘦分明的猪肉,一条张合鳃呼吸的鱼,一碗扣碗饭。绪发提着篮子,拿上爆竹与香、蜡烛就出门去了,以往这种事是玉秀做的。

        绪胜在大锅里调煮好吃米糊,用一个瓷盘装着,从楼上抽下一把稻草扎成小扫帚,拿着对联从院子门开始贴,凉子与毛谷两个细伢子争着要给叔叔递对联。绪胜每贴比一下,就会先问过两个细伢子正不正,两个细伢子也分不清左右,往哪边歪就指着哪边。玲英在大锅汆过竹篙薯,钢中锅里还煮着肉骨,切好菜,等着出去祭神的绪发绕回来就直接可以炒菜。玉秀坐在灶坑火塘前,就等着烧火。

        绪发从家里出来,先去土地庙,源佳陂的土地庙在村口的簕竹丛旁,土地庙后面是两颗不知名的参天大树,遮风挡雨。绪发点了两根蜡烛放在土地庙里,矮庙里密密麻麻的蜡烛亮着,前面地上插着香。绪发点了一卦鞭炮,就双手捧着篮子先对着土地庙摆着,接着又转过身来拜了拜,然后左右再拜,下一站就是祠堂,祠堂外表倒是够气派,总归是坐落在这个村子的中轴线上显得气派。祠堂前有一颗弯大粗壮的樟树,和一口池塘,源佳陂人称为“墨塘”,倒也像一支毛笔搁在墨砚边。

        进出祠堂的人也络绎不绝,他们见面都是互相点头,却不搭话,好像在进行一项很神圣的事情,不过人们对祖宗的那种敬意与崇拜是很严肃的。

        在祠堂里点上更为大号的蜡烛,大一卦更为长的鞭炮,三叩九拜完才退去,源佳陂还有一个旧址,与土地庙相隔有些距离,那是一个老土地庙,当然,人们也都一视同仁的去祭拜,绪发拜完老土地庙,提着篮子往家里走,然后进自家大厅里点上蜡烛香拜完就去厨房拜灶君,完成一系列,绪胜那绿色的对联也全部贴好了,绪发在院门朝外面拜了拜,绪胜见势蹲着给凉子毛谷堵起耳朵,一声鞭炮响起,仿佛是闹钟般,玉秀玲英婆媳俩就开始炒菜。

        绿联也称为“孝春联”,不过泰昌县也没有守孝三年的说法。基本都是头年贴绿联次年就可以恢复平常。

        邓恢蒙大孙女早早的就来串门了,穿着花花绿绿的小新衣裳,手里拿着新毽子来凉子面前炫耀一番,邓先正在世时那细伢子是很少来串门的,生怕一不小心惹到凉子,邓先正又爱惜羽毛,怎的看到过去,邓恢蒙孙女是最惧怕邓先正了,先前欺负凉子被邓先正看到,直接乱棍打了出去,这件事邓恢蒙孙女后怕了许久,有近半年没爬过邓先正家的高石门槛了。

        凉子还在桌子上吃饭呢,一大桌子的菜,基本上团圆饭都是如此丰富,泰昌县人们的餐桌上在春节期间是一直由竹篙薯为主角。竹篙薯的做法又多样,素炒都可口美味。凉子见邓恢蒙孙女来炫耀,就爬下桌子,跑进房间里翻出新衣裳也炫耀一番,大人们也无需管细伢子之间的事,毛谷也学着姐姐的样子爬下桌跑进房间里拖着新衣裳出来,“哎呀,吃完饭再看,把衣服拖到地上脏死了”玲英立马放下筷子把拖在地面的衣服拿了起来,拍去灰尘,“凉子,明天才是过年呐,咱明天穿,等下丽丽(邓恢蒙孙女)弄脏了明天穿了不好看”玲英又对着凉子笑着说道。“哦”凉子也很听话,就把衣服交给玲英,又爬上桌子继续吃饭,毛谷学着姐姐的样子,就像一个凉子的小跟班。

        吃完年夜饭,到了细伢子们的主场,得压岁钱,虽然细伢子们也不知道金钱意味着什么,但是金钱的魅力是让人无法抵挡的。长辈在给后辈压岁钱总会送上祝福,也正是这份祝福让细伢子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成长,倒不如说是那份爱。

        大人们在晚上也串门找脚凑牌桌,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年里难得的放松时间,扑克简单而有趣,再适合不过。问过时间是八点,大家早早的就散场,要搁以前,指不定得打到十点,只因今晚实在是个重要的日子。晚上八点二十五分,一声准时的爆竹声噼里啪啦的迎来了春天,“交春”大多数人是愿意在家里守着,他们都认为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刻,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开始值得让人重视。

        除夕夜到大年初一这段时间每户人家当家主事的人是很难睡一个安慰觉,他们要数着时间点鞭炮迎接这个传统最隆重的节日,与打鸣的公鸡一般准时,几乎可以说,他们在这一天把鸣鸡的工作都抢了去,天还未亮,厨房就叮叮当当响起来,细伢子们还在甜甜的梦里就被唤醒,换上新衣,美美的打扮一番。玲英嘱咐两个细伢子“今天过年,不能骂人说脏话”。

        此时,桌子上已经有四个素菜,其实是两个,只不过四个碗对装着,大年初一的早上是要吃素的,吃饭前打过一卦鞭炮,就敞开大门,方便别人来拜年。

        “等下吃完饭,先去官官哥哥家拜,再去山山家,然后去小爷爷家……”玲英又教着两个细伢子,“去拜年要叫爷爷奶奶”当然,细伢子与细伢子们去拜年,大人们又不会跟着。因为大人们还得招呼来自家拜年的人,天一亮,小路上就一队队提着塑料袋的细伢子,凉子与毛谷很快就跟上队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