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中堂断案 (1 / 3)
海大人此刻十分地郁闷。因为在他管辖的地面上,今天有人来通报,说死了个人。
放在别的地界、换个别的官儿、死上个别的普通人,这些放在这大清国,原本都不叫什么事儿。但是海大人已经急了一脑门子汗。
只因为这一片的地面是天子脚下的四九城,只因为他的职位是北顺天府尹,只因为死的这个人是老佛爷身边儿的庞老太监。
顺天府尹是管理这座北京城的父母官,职能很多,权力也很大,奈何有一节:这里是京城,就算你顺天府尹是个正三品的京官,骑在你头上的不算皇亲国戚,单单正一品就有三殿三阁大学士和各种镇国将军辅国公,街面上遇到个官儿有多半的概率比自己大一级,认识的不认识的官员都要小心应对;遇到的平头百姓里万一有那些特别横的,在摸清底之前也不好动手,因为你手下的人多半也不知道这个颐指气使的,是恶名远扬的京城四霸天之流,还是微服出巡的皇帝。近来,京城里的洋大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公文里提到的那个叫什么“治外法权”?还是“外交豁免”来着?反正洋大人也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总之,海大人这大半生都过得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秉着“不站队就不得罪”的行事方针,在这个位子上稳稳坐满了三任——比他前五任全都发配宁古塔的顺天府尹加起来的时间都长。
所以今天这个事情一收到消息,海大人立刻就奔赴了现场。老太监的遗体已经被平躺在茶馆正中,身下铺了一匹缎子。红酒糟鼻的马仵作已经被人从隔壁酒馆揪了过来,但即使是喝得酩酊大醉的他,验尸验伤的手段也是直隶头一号的。
马仵作给出的结论是,“年长体衰,遇顽疾突发,哮喘致死”。这个结论在海大人看来,已经是最安心的一个了。填完了尸格,庞太监既然是自己年老体衰病死,其实案子到这里就应该结了,但是海大人担心宫里会有一些牵扯,就把茶馆里的众人都留下来,准备一一盘查。
他的直觉一直是这么敏锐。就在他跟宋恩子吴祥子盘问道具体经过的时候,九门提督领过来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到来是远远超出海大人预估的,凭自己的身份要能跟这位说上一句话,那都是祖坟冒青烟的喜事,匆忙迎将出来施以全礼,口中问安:“下官见过荣中堂,见过提督大人。”
等在屋里候审的颜简听到这个称呼就是一激灵,看向伊珥格,轻轻吐出两个字:“荣……禄?”
伊珥格眉毛跳了一下,心说你不应该知道啊,这人原本不在故事情节里,如果没有那管家的人际关系做铺垫,伊珥格对这个名字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还是轻轻点头作为回应。
伊珥格不认识这个人,但颜简认识。
瓜尔佳·荣禄,晚晴政坛的传奇人物,你能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的几乎所有清廷大事件里看到他的影子。他的传奇性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个没留下什么作为的“政坛不倒翁”,还因为他和五个影响了历史进程男人都有很深的关系:他押着权臣肃顺去的刑场,他用自己的庸碌衬托李鸿章在政坛的光芒,他保住了袁世凯,他破坏了维新派的戊戌密谋抓获了谭嗣同,他有个外孙叫溥仪。
这样一位挺有意思的大人物,颜简没想到能以这样的方式见到,心中一阵小激动,甚至开始憧憬着等一下那位自己慕名已久的李中堂登场时的画面了。
“你当心一点,原本故事里没有这么一号人物。”只看颜简的神情伊珥格一时还猜不透他的盘算,但是因为出现了意料之外的角色,她预测不到这些人的行动轨迹;再加上她确实担心颜简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不得不出言提醒。
但是在颜简听来,完全是另外一重含义:“你的意思是,【潜卷】有可能出现不存在于原本的故事中的角色?”
伊珥格愣了一下,没想到这家伙的着眼点居然在这里。因为自己之前并没有做过详细的说明,只是稍微提了几次,所以对眼下的情况要做深入讲解。环视了一下发现没人注意到这边,便开始跟颜简说明:“在【潜卷】的过程中,当故事走向发生改变之后,会出现很多无法预估的结果,可以是发生几件符合发展规律的全新事件,也可以是登场一些符合背景的全新角色,我们将其统称为【偏移】。是否存在与原书相左的情节和人物,是【潜卷者】判断【偏移】发生与否的依据。【潜卷者】首先要理清产生这些【偏移】的根源是什么,这个根源一定是【蠹】进行过的‘会影响故事进程的特异行动’。认清楚这些行动,排查出故事里哪些角色会是【蠹】,在有十足的把握之后对【蠹】进行指认,指认成功会消灭一个【蠹】,指认出所有的【蠹】这次潜卷才算成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