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别了,老屋 (1 / 2)
三月伊始并没有带来往常的春暖花开,有的只是冷风嗖嗖和田野间的一地的枯草。以往田里种满各种庄稼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现在看见一块连一块的田里全是光秃秃的,目光所及,尽是一片又一片的荒芜苍凉。这滋味真不好受。
山里的房屋不多,通常都是按照氏族划分群居建造,某处一落落的房屋可能就是某个姓氏的一大家族人。这个姓氏也常常成为这处的地名,如周家沟、何家湾、李家坝、张家岩等等。极少会有外姓人居住在这里。山里的地形地势比较复杂多样,从起的这些地名里也可以看出,有沟、有湾、有岩、有坝等等。这让山里可供建屋的地方不多,能够荣幸被选上的地方一定是山中上品,灵性之极。
山里人世代就在这充满灵性的乐土上,成家立业、繁衍生息。瓦片加盖的楼房整齐有序的错落立着,形似这个家族的的兄弟姐妹,手挽着手,团结奋斗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样的建造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屋内的采光。
乐山乐土也造就了乐景。闲来没事的时候,走上楼去,一眼望去的开阔总会给人不小的视觉冲击,顿时心生愉悦,很难找一个词语或句来说活这种感觉。站立在阳台上,放眼望去,目光不受任何外物的阻挡,轻易看见远处的安静的山,像“卫士”一样守护山里人的树,不知名鸟儿淘气的啼叫声,刚刚从外归来的鸭子,“嘎嘎嘎”地向主人讨食的欢喜。如果此时能够从屋内慢慢冒起一卷青烟,慢慢向空中升腾,慢慢地,缓缓地与久违的天空重逢。这—该有多好,这—会有多美啊!美到如果你没有深入其中就做评价是一种对它的莫大亵渎。
毕竟,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和家。
全家人齐心协力把奶奶的葬礼办得风光热闹,陪着奶奶体面地走完了人世间的最后一程。哦,不!是在山里人的齐心支援下。因为山里的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奶奶生育的后代在葬礼期间不能洗碗,不能吃荤。所以这些杂活都交给了那些生前和奶奶关系要好的山里人,整个葬礼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也是多亏了他们让奶奶的葬礼顺利推进。
此刻奶奶正安静地长眠与不远处的山头,从坟头轻轻往西看,能毫不费力地看到她曾经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和家里正在酣睡的亲人们。一连七日的葬礼让大家倍感疲惫,终于可以在现在合一下眼。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一躺下耳畔便不停地响起葬礼上锣鼓声,声音虽不大,但足以困扰我休息,一直睡,也一直困。后来,我也索性不睡了,穿上衣服朝屋外走去。
疲惫的我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道我要去哪里,也不能确定我能走到哪里,反正就一直在公路上走走停停、看看望望。脚下的这条路是前几年刚修好的“村村通”水泥路,把山里相邻的村子都联络了起来,同时也把附近几个不同大小的市集串通,大大方便了山里人的出行和购物。它比以前的泥路平坦好走、也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出门,满鞋都粘上泥,听说待气温回升后道路的两侧还会种上桂花树,等到花满枝头,芬香四溢的时候,再来这路上散步,应该一种很不错的享受吧。
大山里是最不缺少树木,光我能叫出名儿的树就有还好多,还有许多我见过却不知道名儿的。不过这些树都深藏在山里人的屋后,数十载的生长,它们早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稳稳地扎根在山后,像山里人的“守护神”,抵御各种威胁;又像一位“记录者”,静观所有而不言。山里有树不稀奇,而把数栽种在屋前的公路两边,而且还是带有香味的树,这就有意思了。屋后的那些树价值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卖木材获利的经济林,另外一种是自给自足的果树。公路边的种上的一排排桂花树显然不是用于售卖或食用。老一辈的山里人已经在深山里辛苦劳作了大半辈子,这不赶上了现在的美好时代,各种不便的地方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干净的水、稳定的电、平坦的路等等这些便民益民的物质设施相继得到了完善。之后,又计划在道路上种上一排排桂花树,不为别的大的意图,就是希望山里人在劳作归来后闻到阵阵花香,能够心情舒畅,消除劳作的疲惫感。如果能够伴着花香入睡,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当然这是来自连续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的人的昏昏猜想罢了。
丧礼期间积攒起来的疲惫让我实在是没有一丝力气往前走更远,便开始打道回府。这五天加在一起的睡觉时间没有超过20个小时,我极力阻止上下眼皮的相互吸引,看着不远处的家,我鼓励自己加油往回走,到了之后,趁着现在这股倦意应该可以睡个好觉了。看着远处屋顶缓缓升向天空的白烟,那颜色和天上的云彩一样的白,让我分不清那是从天而降的云,还是地面升起的烟。一卷一卷地升向云中,云中有烟,烟里含云,与天空和谐地融为了一个整体。此时,已经分不清究竟是烟还是云,因为它们已经是一个整体,不分你我。
山里贫乏,修筑房子都是用极其简单的材料建造的,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没有现代建筑里常用的钢筋、水泥、玻璃窗。厚重的石板经过简单的打磨至平整,然后整齐堆砌,就变成了屋子的墙;顶层架上从山里砍回的树木,盖上从砖瓦厂运来的瓦片,屋子雏形便出来了。因为石材不容易获得,所以只有屋外采用石块,屋内只用一些简单的竹板子,隔成一小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奶奶家的老屋就隔出了五个区域,两个卧室加一个厨房一个客厅一个杂物区(当然这只是我的叫法)。
区域划分好之后,便需要把各种物件摆放在合适的区域内,以便更好的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因此,两张床被抬进在两个卧室。一张是父母结婚时购置的新式床,另一张是跟谁随奶奶数十载的老式床,床四周的杆上十分优美的雕花,被烟熏得焦黑,已经看不出花的原本模样。黝黑滑溜的成色透露着它经历的那些不凡岁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