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2 / 5)
山风呜呜地吹,清脆的鸟鸣在幽谷飘荡。一年中长久的空旷、寂寞今天变得格外热闹。无论在高陡的山梁、谷地,或是宽阔田坝、荒野,山涧边、溪水旁;随处可见往返穿梭的人群。他们向着各自的目的地走去,他们挥锹培土,燃化香纸,让满腹的思念化作缕缕烟雾;愿在天国的亲人抛却在世时为了家、为了爱而积下的所有劳累,安心地休息吧。
当夜鸟闹巢、母亲寻儿吃饭的时候兴国也踏上返家的归程。穿过一座座村寨,途经一片桃红李白的树林,微风轻拂、落英缤纷。眺望远方一束束洁白的清明吊,它们随着山势的高低逶迤而绵延。望着长眠在清明吊下一个个曾经鲜活的故事,这故事充满了艰辛的追求、朦胧的憧憬与深深渴盼。随风飘舞的清明吊啊,希望你温柔的下摆,能轻轻拂去、他(她)们心中不愿留下的那份忧伤,几缕遗憾。
从早上九点出发至下午回家,走了一天山路的兴国只累得一屁股坐下就不想动了。老人已煮好晚饭,问些挂亲的事,兴国说已全部挂完。老人说你去后不久姐姐一家也来给你父亲上坟,给他们煮的饭也不吃。老人精神有些不振,脸上油彩格外浓重,问娘是不是感冒了,老人说没事的,只是身上有点累。
兴国给老人吃了治感冒的药,想了想要给娘按摩一下。老人半信半疑,解去上衣俯卧在床,四肢伸展自然平放。兴国双手五指并拢,左掌起而右掌落,从左肩至脚跟上下左右轻轻砍遍全身且力度适中。老人只觉一股惬意随着儿子手掌不断起落而流动,几分钟后兴国化掌为指按住两边肩膀,抠、揉、拿、捏。肩胛、脊背、臀腿、膝盖、踝关节、脚掌等皆缓慢推揉而过。最后是翻皮了,双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捏住脊骨的皮向上提一厘米旋即放下;跟着指不离背,搓捏着提放向前直至后脖,期间不时听到脊骨啪啪作响。兴国问娘感觉怎样,老人开始还讲很舒服、很解累,后来就无声无息了,隐隐听到均匀、细细的鼾声。
往常老人发累总会倒半碗酸汤、加一小勺盐,用桃树叶或生姜沾湿周身擦划,只擦得肩胛、两肋现出一道道血红印记。眼见新方法效果很好,兴国信心大增,今后老人再发累即可按此施为了。
兴国轻轻扯过被子盖住娘的身体,休息一会去挑水,待将圈里的猪喂过潲,老人已安然地坐在椅子上,先前的疲倦神态已不复存在,心中很是高兴。
老人问儿子什么时候学会这门手艺的,兴国说打工学的,有人懂这方面技巧,休息时候大家互相按摩,没多久就学会了。
“打工一年,钱没挣得倒学会这门艺,值得。”老人高兴起来,母子俩正说得兴起,不防寨子下方突然传来一阵短暂而急促的鞭炮声,老人分析说也许是远路客。兴国说前三后七嘛,没必要非得这一天。老人说这话是对那些路途遥远、无法在一天内挂完亲的人讲的,谁不想在一天之内全部清楚呢。
兴国猛然醒悟:“莫非下面那位老人不在了?”
老人一楞:“不会那么巧吧。”
娘儿俩聊着,李志匆匆走来,却不进屋。站在外面说有位老人过世,受主人所托请兴国去当总管。
老人过世,常因事发仓促而令孝家手忙脚乱。亡故时(咽下最后一口气),晚辈们在亡者床前焚化纸钱后即在院坝点燃一挂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有向左邻右舍报丧意味,哪家若有年迈、或卧病在床的老人,鞭炮声又从他家的方位传出,朴实的山里人纷纷放下未完的手中活赶去孝家相机帮忙。此刻,亲属正给过世老人洗澡、穿衣。兴国当即让人将大门卸下,清理堂屋中的家用电器,将备在偏厦的棺木搬到堂屋放好,兴国打电话联系超渡亡魂的道士,随后指派三人挑着箩筐走家串户收取草木灰,这是道士给亡者入殓断不能少的第一件事。
帮忙人陆续赶到,搭棚子、砍柴、打米、抽水、洗菜、煮饭、采购,不一会,孝家杂乱的场面在兴国指挥下谐调、有序地运转起来:运餐具的车到了,卸完餐桌、条凳,道士先生也来了。掌坛师给亡者穿上寿衣、入殓。几个随从准备开启道场所需的前期工作,临近黄昏,掌坛师带着弟子去取水。一路敲敲打打,到了井边奠酒、敬香,送纸钱。打躬作揖,虔诚而哀伤。回来后一众孝子随着道士对亡者先行三跪九叩大礼,参拜五方五位菩萨。诸多程序完毕,悼念亡者的法事活动真正开始。
逝者是位高寿老人,掌坛师不敢怠慢,同孝家议定价位、法事规格便锣鼓不停地喧闹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