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工厂全景
平时上课还好,只是到了周末就很无聊。厂子里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只有那个副主任的女儿,两个人关系又一般,最多见面打个招呼。
栾文清做完作业,没事儿就在厂子里转一转。虽然厂区不算小,可一圈下来也就十几分钟的样子。
厂区建设布局是从南到北的。南面为起点,一进大门,是一个2层小楼,这里是厂区的办公楼。栾文清至今都没有进去过,所以里面的情况就不甚了解了。他只知道厂长和书记是在里面办公的。厂长见面的次数很少,但书记倒是经常见到。书记多少和栾西村家有点儿亲戚(书记的老婆是栾西村本家一个弟妹的亲戚)。每年逢年过节的,栾西村都会给书记送一些老家的土特产,主要是小米啦,鱼啦,还有平时应季蔬菜水果什么的。
办公楼前有一个假山的应景,平时会有水从假山上流下来。以假山为中心,围了一个小池塘,里面放养了一些小金鱼。小金鱼有黄的,还有红的,竟然还有黑的。栾文清很是好奇,刚开始的时候,有空都会跑到这里看一看。后来,来的次数多了,栾文清和小鱼彼此看得也有些厌烦,见面的机会就少了,鱼儿们从此也落得个清静。栾文清是从乡野长大的,对假山不是特别的感兴趣,觉得假山太假,没有一丝生气和活力。办公楼的侧后方是一栋三层的楼房,这里是工厂的住宿楼,主要是住着厂子里的双职工(夫妻二人都在厂子里工作)和一些年轻人。住宿楼的北边是一排平房,这排平房是工厂的食堂,食堂里面很大,可以容纳几百人在里面同时就餐。栾文清很少在食堂里吃饭,平时一日三餐主要是自己做。食堂的饭菜很好吃,尤其是大馒头和红烧肉,一块馒头夹一块红烧肉,往嘴里一放,慢慢的嚼下去,那是一个香。
吃完饭,从食堂的大门走出来,沿着左手边向前走个十来米,直接向北,就能看到厂区最宽的一条路,这条路是环形路,将厂区的厂房环抱其中。厂房的北边是料场,里面都放着各种原材料和石头。再往北走,就到了工厂的尽头,那里就是栾文清住的地方了。这里主要住着的都是一些年纪相对比较大的职工,他们已经习惯了住平房,觉得住在楼里面很是不方便。其实,主要是住在楼房里没法自己做饭。住宿楼里没有做饭的地方,也不允许做饭。一是担心失火的风险,二是出于卫生干净的考虑,如果每个人都在宿舍楼里做饭,宿舍楼里整日飘散着包子和姜葱蒜的味道,就有失体统了。还有就是,如果住在楼房里,一日三餐都要在食堂吃,食堂不免费,是要自己花钱的。上了年纪的工人都是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省一点儿是一点儿,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
从工厂的大门走出去,没多远就是一条大道。大道向东西两侧延伸,东边是去北京的方向,西边就是去县城和瀑河口的方向了。从大道直穿过去,有一条小路,小路再往下走,就是一条小河。小河是瀑河的一条支流,缓缓流淌,一直向东,中间要路过无数的村庄和阻碍,但最后还是会到达它的终点。河的对岸,有一片白桦林。白桦林不算大,大概就几十棵树的样子,因为还隔着一条河,所以确切的棵数就数不清了。季节不同,白桦树林的景致也不同。春天隔岸能看见新鲜的嫩绿,夏天能感受到凉爽的风,秋天有纷飞的落叶,冬天有洁白的雪。栾文清很想到对岸去瞧一瞧,可惜中间没有一座桥。到对岸去,要走很远的一段路。紧挨着白桦林的是一条羊肠小道,也是东西走向。向西走个五六里地,就能到栾文清的学校了。这中间,还会经过一所高中,那就是县一中了。县一中离这片白桦林就比较近了,大概两三里的样子。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在飞翔,白桦林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这一生……”
让人不曾想到的是,六年以后,栾文清和另一个女孩子,竟然经常的来到这片白桦林,也刻上了他们的名字。朴树演唱的《白桦林》总感觉有些悲凉,不过这片白桦林给栾文清留下的,确是满满的甜蜜回忆。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