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西门祠来了一位求子的少妇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西门祠来了一位求子的少妇 (1 / 6)
        邺下也不是没有避静之处,距离城西南十数里的西门祠,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战国魏文侯时期,西门豹做邺令取得的佳绩,除了他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一举废除了邺下替河伯娶妇的陋习,还包括他后来带领民众开辟漳水十二渠,治理了长期困扰的水患。后人缅怀他有破有立的功业,为他建祠,最初叫做豹神庙,后来改称西门大夫祠。

        将好人神化,历来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特点。邺下另一位名人曹操也是个西门迷,在他生前颁布的带有遗嘱性质的《终令》和《遗令》中都曾作出交代,死后将他葬在西门祠的旁边。不过他说话并没有算数,死后不仅没有来给西门豹作伴,而且还故意弄出不少疑冢来,以致后人对他究竟葬在何处争论不休。其实这也不能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多年,活着的时候虽然风光,但死后却免不了遭受针砭。他金蝉脱壳无非想落个死后安宁。由此看来,就身后事而言,西门豹比曹操要死得安逸。

        今日吃过早饭,苟妹子就带着贴身丫环梅香奔这里来了。她们坐上车子从金明门出城,一路西南行。

        五年过去,昔日的氐族小女孩如今已是一位风姿绰约、光彩照人的少妇了。李威说的不错,部落首领的话就该一言九鼎,她和蒲雄成了亲。婚后他们夫妻感情甚好,日子过得很幸福,唯有一事不如意,就是肚子里面还没有动静,让她感到忧心。虽然夫君蒲雄并未着急,但公公蒲洪却有些沉不住气了,便将服侍自己的一个丫环赏给了儿子。几个回合下来,这丫环就有了身孕,为蒲雄生了个儿子,起名蒲法。这样一来,作为正妻的苟妹子压力就更大了,于是到处求神拜佛,想方设法,可还是未见效果。今天她又慕名冲着西门豹来了。

        城西地带可以说是邺下风景最好的地方。建在西城墙上面的金凤、铜雀、冰井三台,自曹魏以来就一直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名闻遐迩。漳水从这里向北流淌,水与城之间,西北部有曹魏时开辟的桑梓苑,苑内有与漳水通连的玄武池,如今石虎又营建了临漳宫。现在是初春季节,再过一个多月,邺城的新主人就会带着他的臣属和女人来此作临水之会,走马、步射,饮宴终日。当然了,那里属于王家禁地,寻常百姓是不能进入的。

        眼前的景象也很不错,阡陌纵横,沟渠密布,好一派田园风光。这一带都属于天井堰的范围。这项水利工程,是曹操当年利用西门豹、史起等人所开渠道修治而成,首先在漳水作堤堰将水引出,然后分流至十二条渠道中,用以灌溉农田。西晋人左思作《魏都赋》,用“墱流十二,同源异口,畜为屯云,泄为行雨”来描述工程给农耕带来的便利和富庶。

        苟氏一个女子,想象没有文人墨客那般丰富,只是觉得离开深宅大院,回到自己熟悉的田野中,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同为人妇,蒲健的妻子强氏一进蒲家的门,便一个接着一个地生娃,而且多半为男孩,让她好不羡慕,甚至有些妒忌。一天到晚待在府中看着别人的孩子活蹦乱跳,她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很是郁闷。

        今日除了礼拜西门大夫求子,她也想找个静适一点的地方散散心、透透气。

        车子来到了曹操当年所筑的阅马台,西来的漳水在这里拐了个弯,改为南北流向。沿着河堤西行没多久,紧邻漳水南岸的西门祠就出现在眼前。远远可以望见河边有两个沙门抬着满满的一桶水,正沿着石磴上岸来。

        苟氏很快发现这里的香火十分旺盛,托着西门大夫的福,祠外有不少商贩正在做着信男善女的生意。她在心中暗暗地责备自己:“这样的地方,今日才来!”

        这西门祠眼前的热闹,跟当今大赵天王对西门豹的膜拜有关,他本人已多次前来拜谒。去年二月,石虎去居摄之名,正式称大赵天王。经历长期战乱,邺下的水利工程大多失修,水患卷土重来,这位邺城的新主人希望治水名人西门豹能带来风调雨顺的年景,让他攒足征讨四方不可缺少的粮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