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白帝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白帝城
  队伍从大营出来后。走永安坊,建业坊转到云梦大道,这时云梦大道上已是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多是家眷,看见这出征的铁流,在其中寻找着自己的亲人。这场景可真应了杜工部那首诗,“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李玄义在快走到西城门时,见到了青鱼他们,青鱼一看见他就从怀里掏出一个桃符,一边跟着队伍走,一边急忙把桃符递给他。他也来不及细看就踹着怀里了。出了江陵之后就是行军,无休止的行军,队伍沿着大江一路西行,在到达陕州夷陵前,江边还都是平原,大江宽阔,土地平旷。到达夷陵后,江面开始收窄,两岸开始出现连绵不绝的群山,翻过了一座又是一座,仿佛看不见尽头。这时行进速度开始缓慢,一天只能走三十里路。从陕州到归州的几百里路,竟走了十几天。

  自从出征,许玄义就被许存留在身边,悉心教导。什里的事倒全是黒闼在管。一路上,许存把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教他如何找合适的地方扎营,合适行军的道路,如何安排队伍的出发次序,如何安排前面的先锋军,何时休息,何时进食。嘱咐他说,一定要关注士卒的饮食,和患病情况。因为普通士卒没有马匹,身上要背着刀箭,长槊,被子,衣物,甲胄,锅碗瓢盆等等行军。极为幸苦,饭食一定要足量,要亲自去看一看,防止军需官贪墨。还有一定要注意疫病的流行,一只强大的军队毁于传染病是经常发生的事。等等这些,事无巨细。许玄义本就将门子弟,从小也学习兵法。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实践。许存的教导给了他极大的帮助,让他得以把书本上的先贤之言与实践相结合。这为他将来成为一名杰出的统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荆州军到归州后,又有4千人加入了队伍,部队在大江边的峡谷道路中行进,站在队伍中间。从前看,看不着头。从后看,看不到尾。犹如一条长蛇。

  等过了巴东,快进入夔州境内时,已是十一月初一,离从江陵出发已经过去了二十天。士卒们早已不像刚出发时那么精力充沛,士气昂扬了。前四五天天大家还边走边小声聊天,十天后就是还有力气咒骂。说乘早干一仗,生死由命,也好过一直走。而现在他们满脸风霜疲惫。行进中只有无声的沉默。于是许存像成使君进言说:“下一段路就要进入三峡,水路更险。可以在放慢速度,每日行军20里。一则缓解士卒的疲惫,二则让水师妥当些,三则防止与敌军的遭遇战。”成使君当即答应,于是队伍又减慢速度进入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说的巫峡。其果然险峻异常,两岸山势险峻连绵,直插云霄。江边始终是阴暗的,太阳只有正午才照射得到。船队也是已经沉了好几艘粮船了。

  连许存都私下里对许玄义说,“要不是现在常厚和毛湘在白帝城狗咬狗,我们根本过不了巫峡。不过这才是过了第一关。只有夺下白帝城和夔州。江陵才可以安心。

  队伍又在一种小心翼翼的氛围中走了五天,总算走到离白帝城五十里的地方,无论是常厚还是毛湘竟然都没发现。成使君命令扎营,然后带着许存,赵武和几十个亲兵亲自前往白帝城观察敌情。

  一行人穿山越岭,第二天早上来到白帝城左近的一座山上,只见白帝城坐落在两江交汇处的一个突出部上,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北倚鸡公山,是三峡西端的入口。李玄义光是看着这地势,心里就感叹,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阿。

  看完地形,李玄义又随几位将军们仔细观察起城防来。一看发现白帝城拥有多座城门,有东门、小北门、大北门、桑閤门、小西门、西门等。东、西城门靠近长江。城墙虽然不高,可却是依山势而建,是典型的山城。形成了城连着城、城中又有城、城外也有城的防御体系,像这种军事堡垒。成汭他们这种久经行伍的将军,只看一眼就知道,强攻是攻不下来的,只有围着断粮,使其断粮投降。显然常厚也是这般想的,其于白帝城对面山上扎营,水师游曳江面。摆明了要困死毛湘。

  成汭得到自己要的信息后就回营了。此时大军已在白帝城身后二十里处扎营。水面上的船只已经开始和夔州的舰船交战了。

  成汭回营后,立马召众将来到中军大帐说到:“敌情已明,毛湘困守白帝城,已是一条死狗,再也没有咬人的力气,常厚屯兵于南面的白岩山,看营寨规模人数应当在八千人左右,但山势险峻不好攻取。你们谁有破敌良策,速速说来。”

  许存立马站起来说到,“我认为,我军应乘常厚军不备,马上精选士卒,从山间小路绕到其营垒后方,连夜进攻。破常厚小儿如反掌。使君,我愿带兵前往。”

  成汭听了后,低头想了想就下令到:“命牙军都指挥使许存精选士卒两千,连夜袭取敌营。散了,各自准备去吧。”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