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节 项城“四世三公”初现(下) (3 / 5)
这一招不说有多妙,有它的缺点,缺点是需旷日持久,不能速战速决;它的优点是比较稳妥,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这样一来,连镇被围困了足足有一年时间。虽然林凤祥是一员猛将,虽然北伐太平军是一支精锐部队,虽然林凤祥将打连镇造成了铜墙铁壁,但久困之下,希望越来越渺茫。
1854年春节刚过,连镇中的北伐太平军粮草耗尽,饥饿的太平军将士开始屠杀马匹牲口,以填饱肚子。在古代,部队一般是不会杀军马充饥的,因为军马属于战略物资,除非已经到了绝境的地步。
军马吃光后,北伐太平军到了穷途末路,大批将士饿得两眼昏花,甚至饿病了。这种情况,不要说上阵杀敌,站起来都费劲。
1854年正月初三,处在外围的清军统帅僧格林沁察觉到了北伐太平军的绝境,他等了一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命令清军对连镇发动正式决战,吃饱喝足的清军首先用万斤红衣大炮对北伐太平军阵地发动猛烈炮击。
清军一连对北伐太平军阵地猛轰了半个月,饿得动弹不得的北伐太平军将士们被清军的大炮炸得惨不忍睹,连镇内栅栏、房屋全部被夷为平地。此后清军步兵、骑兵向连镇内发动冲击,纵然北伐太平军再猛,经过一年的折磨,也挡不住清军的攻势。
连镇内残余的数千太平军将士作了最后的搏杀,随后全军覆没。北伐太平军主将林凤祥被清军活捉,而后被送到京城,惨遭凌迟处死。凌迟是什么刑法呢?通俗来说就是“千刀万剐”,这种刑法非常残忍,由此可见,清廷对太平军的憎恨到了什么程度。林凤祥被凌迟了,他不是第一个被凌迟的太平军将领,也不是最后一个被凌迟的太平军将领。
两万北伐太平军,就这样功败垂成,灰飞烟灭。剩下的就是李开芳带出去接应援军的那六百骑兵,他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李开芳率领六百名骑兵到达高唐后,打探到北伐援军曾立昌部已经全军覆没的消息。这个时候他的脑子里应该是“嗡嗡”的,一片空白,他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援军没了,林凤祥他联系不上,身边就剩这六百生死兄弟。
没等李开芳缓过神来,胜保在解决完北伐援军曾立昌部太平军后,立即从临清北上围住李开芳。
虽然李开芳只有六百人,但这位清廷武将胜保大人却是个庸才,围着一个小小的高唐和区区六百名太平军,恁是攻了一年,结果还没攻破。
这样一来,咸丰皇帝可就不高兴了,僧格林沁攻破了连镇,将林凤祥部全部歼灭后。咸丰皇帝一封圣旨,以久攻不破,迁延时日之罪将胜保捉往京城问罪。另派僧格林沁挥师南下,一举清剿北伐太平军李开芳残部。
僧格林沁率领数万骑兵进军山东高唐,李开芳闻听胜保被清廷问罪,僧格林沁率军从连镇杀来,他预测到林凤祥部已经全军覆没。他知道靠自己这点兵力挡不住僧格林沁大军,于是决定弃守高唐州,往南寻找撤回天京(南京)的一线生机。
1855年二月初十的晚上,也就是林凤祥部全军覆没的半个月后,李开芳率领五百名残兵从高唐州东门杀出,向东南方向驰马狂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