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项城“四世三公”初现(下)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节 项城“四世三公”初现(下) (2 / 5)
        事情就这么完了吗?不,这只是开始。袁保庆积极劝导袁甲三派兵救援庐江的举动,让吴长庆非常感动。这件事让吴长庆的内心产生了两种感情,一种是对太平军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的仇恨,一种是对袁保庆救其父的感恩。

        于是吴长庆和袁保庆两个年轻人的感情日益亲近,后来干脆结拜为异性兄弟。他们下定决心,“共赴国难”,不剿灭太平军誓不罢休。

        所谓“虎父无犬子”,吴廷襄战死沙场,吴长庆死里逃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吴长庆在今后数十年的岁月里,逐渐锻炼成了一员猛将。袁甲三做梦也不会想到,侄儿袁保庆和吴长庆因为这一次事件开始建立起来的袍泽关系,将在数十年之后给项城袁家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耀。

        为了稳定安徽局势,咸丰皇帝另外派了和春为主将,从“江南大营”分兵皖南。咸丰皇帝本来是想着皖北袁甲三与皖南和春两路大军南北呼应,以应对太平军的攻势。可是袁甲三根本看不上和春这个庸才,他上书咸丰皇帝,直陈和春所带领的清军“师老兵疲”,难堪重任。

        这和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既然袁甲三看他不顺眼,那他也不客气了。以前总是袁甲三弹劾别人,这次轮到他自己被弹了。和春联络安徽官员,一起弹劾袁甲三固执己见,谎报军功,挪用军饷,中饱私囊。

        咸丰皇帝一看奏折,龙颜大怒,这还了得,立即撤了袁甲三的职,召回京城,查清罪情,按律问罪。

        这样一来,安徽清军督帅的位子就落到了和春的手里,安徽南北清军都归和春指挥。太平军与清军在庐州(合肥)一线形成了对峙局面,太平军再想派兵北上支援北伐军,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东王杨秀清封秦日纲为燕王,派他领兵二次支援北伐军林凤祥部的时候,秦日纲根本过不了眼前的安徽,何谈北上千里之外的直隶(河北)省?

        北伐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顿时成了瓮中之鳖,外无援军,内无粮食弹药,等待他们的是残酷的现实。

        1854年3月,林凤祥率领北伐残军撤到直隶省(河北)东光县连镇一带,李开芳分六百骑兵南下前往临清接应北伐援军曾立昌部。林凤祥前脚撤到连镇,僧格林沁大军后脚就跟上了,僧格林沁大军再次围住北伐太平军,这一次他把连镇围得跟铁桶似的。

        北伐太平军从天津静海边撤边战,当他们撤到连镇的时候,部队损失惨重。面对僧格林沁的重兵围困,林凤祥再想反击几乎是不可能了,甚至连撤出连镇的机会也非常渺茫。

        但是林凤祥仍然没有放弃,这帮吃尽了人间疾苦的农民,早已练成了一颗如石头一样顽强的心。林凤祥命令剩下的部队,在连镇周围用石头、栅栏、壕沟以及陷阱,围成了一条坚固的防御体系。只要清军发动强攻,必然是一场攻坚战,巨大地损失是可以预见的。

        僧格林沁不愧是一员老辣的战将,他并没有采取强攻的方式迅速歼灭北伐军残部,而是采取长期围困的方式,他要将林凤祥困死在连镇。

        什么是“困死”呢?就是把他们围在连镇,不让他们出去,一直困到他们城内粮食耗尽,最后等到北伐太平军饿得两眼冒金花,饿得两腿发软,甚至直接把他们饿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