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械斗成风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节 械斗成风 (1 / 6)
        我们伟大的领袖说过一句话: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句话短短八个字,看似很简单,实际上这里面的学问极深。能真正把它弄懂的“帝王将相”,必然是时代的弄潮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对于军队的意义,因为他关系重大,非同儿戏,中华历史几千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可以说,他既是创造一个政权的利器,又是维护一个政权稳定的定海神针。

        梁启超先生在其《新史学》一文中辛辣的总结到: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家谱而已。”

        认真回味一下这句话,看上去有些偏颇,但实质上就是这么个事儿。二十四史就是给二十四姓帝王将相作的家谱,普通老百姓去哪儿了?不好意思,没有。

        再引申一下,中华历史上的军队,就是二十四姓的家兵。无论哪朝哪代,军队都是私家军。汉朝的军队是刘家的,东汉末年的军队就比较杂乱了,有刘家的、曹家的、袁家的、公孙家的、孙家的……唐朝的军队是李家的……明朝的军队是朱家的、清朝的军队是爱新觉罗家的,不一而足。谁掌握了军队,谁就有话语权。

        清朝最初是由女真人建立起来的,女真人也就是后来的满族。女真人生活在辽东地区,明朝前中期,女真人是受明朝管辖的少数民族。到了明朝末期,明朝廷日薄西山,女真部努尔哈赤趁机起兵。虽然那时候他的兵不多,但是少而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努尔哈赤越来越强大,并且逐渐扩展为满洲“八旗军”。满清初期的八旗军,虽然生存环境非常恶劣,但他们却极其凶悍,一个个如饿虎下山,战斗力极强。真是人见人踪灭,鬼见鬼发愁。

        爱新觉罗家就是靠这支军队,奇迹般的拿下了中原,建立大清帝国。

        然而,之所以满清能入主中原,除了“八旗军”骁勇善战以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明朝晚期朝政腐败,纲常混乱,导致军队的战斗力也跟着削弱。如果换做是明朝初期朱元璋时候的明军,建州女真人根本无法做大,朱元璋会毫不留情的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

        即使是全盛时期的满洲“八旗军”,也不是朱元璋明军的对手。假如战斗力相差无几,然而满洲“八旗军”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人数太少,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的时候人数只有区区12万。对于广袤的中原大地来说,这点军队简直就是泥牛入海。

        因此,满清能入主中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得到了一批汉族实力派的支持。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明朝末年辽东总兵吴三桂,可以说,南方的大半个中国都是投降满清的汉族实力派打下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