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强弩之末 (3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节 强弩之末 (3 / 8)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远征舰队司令璞鼎查给时任浙江巡抚刘韵珂递了好几封信,他在信中表示愿意与清国“全权大臣”和平谈判。

        然而璞鼎查送出去的信全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刘韵珂不是不想谈,他是不能谈,道光皇帝一根筋“主剿”,谁敢跟他提和谈,那不仅仅是缺心眼儿,那简直就是找死。

        浙江巡抚刘韵珂是个很特别的官,可以说他是唯一亲身经历了中英“鸦片战争”从开始到结束还能全身而退的清政府地方大员。

        从伊里布到裕谦,再到现在的奕经。刘韵珂的顶头上司死的死,抓的抓,然而他却在浙江巡抚的官椅上坐得相当稳。

        这一来是因为战败失城之责自然由官大的顶罪,这二来是因为刘韵珂确实有两把刷子。

        最开始刘韵珂也是个铁杆的主战派,就像南宋初年,谁“主和”,谁就是汉奸卖国贼遗臭万年;

        而主战的岳飞,就成了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在这种正确思想指导之下,一腔热血、一身正气的刘韵珂当然是主战派。

        然而经历过种种事情之后,刘韵珂终于明白,这场仗不能再打了,和谈才是出路。然而他明白,自己在家偷偷这么想想可以,但是这种话绝对不能跟道光皇帝说,至少现在还不是说真话的时机。

        于是,在宁波沦陷后的六个月时间里,双方都没有做好再战的准备,不约而同偃旗息鼓。彼此心照不宣,各自置办点年货,好生过个春节吧。

        1842年2月27日,农历新年刚过十来天,扬威将军奕经终于抵达浙江前线,此时宁波城已经整整沦陷了140天。

        各路援军也先后抵达浙江前线,然而这支东拼西凑上万人左右的清军部队军纪涣散,一路走来一路滋扰沿途百姓。

        要说洋人还没有打到内陆,人们也不知道洋鬼子长什么样,但这些清军**的恶劣行径,老百姓倒是亲眼所见,老百姓对他们恨的牙痒痒,敢怒不敢言。

        几千年来,中国的统治者们并非不知道一个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然而真正落到实处,仅仅靠几句口号就让体量庞大的整个统治阶层都能自觉践行,恐怕不大实际。

        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思想,包括“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化,天下应该是所有百姓的天下,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姓可以得到天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