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节 强弩之末 (2 / 8)
道光二十一年(1841),入阁任协办大学士,不久署理藩院尚书。
从这份履历可以看出,奕经的升迁之路是不是很奇怪?
一会儿兵部侍郎,一会儿吏部侍郎,一会儿户部侍郎,一会儿西出新疆,一会儿东进黑龙江,最后入内阁任协办大学士,还兼任个理藩院尚书,理藩院是干什么的呢?专门管理蒙古、回族及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
乍一看,奕经的为官之路杂乱无章,不明事理的人会认为他有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但是仔细梳理一翻就会明白,道光帝这是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让奕经历练个够。道光帝对奕经的着意培养,更是对自己的这位皇侄儿抱有多么大的期望,期望奕经经验和阅历日积月累,不久的将来辅佐自己,中兴大清王朝,名垂青史。
混迹官场数十年的奕经,确实经验丰富,堪称官场老油条,又有皇叔道光帝做靠山,就没有他搞不定的事情。可是这一次南下“灭夷”,已今时不同往日,英国佬可不像那些叛乱的蛮族。奕经再想满世界溜达一圈,然后得胜凯旋,班师回朝,恐怕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次“灭夷”需要真正的实力。这么多年,奕经天南海北必定是见过世面儿的,有没有读过万卷书不好说,万里路是必定行过的。然而,奕经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事实上他并没有实战经验。
1841年10月30日奕经启程南下,22天后,奕经抵达江苏苏州。一路跋山涉水,想必奕经是累了。
尝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前方就是修罗战场,生死不知,前途未卜,那就先在这人间天堂的苏州城观望一阵子。不愧是官场老油条,对前线一无所知的奕经怎么会冒然突进呢?
奕经在苏州城一呆就是两个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奕经也没有闲着。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正事儿他也没耽搁,他在下榻的宅府门外立一根大木桩,想投靠的人才,都可以把名字写在木桩上,三天后亲自召见,凡是熟悉“夷”务者,都可以入扬威将军幕府,确实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必当重用。
如此一来,毛遂自荐者络绎不绝,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一百多人前来投靠,建言献策,好不热闹。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绝大多数是来骗点银子使,少数几个人虽然能出点还算靠谱的点子,但是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军面前,一切“锦囊妙计”都是浮云,毕竟硬实力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种种迹象表明,主帅奕经还没到达战场就已经废了。更糟糕的是,他从京城带来的那帮随从全都是玩物丧志的主。他们背靠奕经这棵大树,在苏州城都玩嗨了,贪污索贿,吃喝嫖赌抽,一样都不缺,把个苏州城搞得是乌烟瘴气,顿时民怨四起。
这翻奇景,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怎么看都不像是来打仗的。
不过奕经的运气倒不错,自从英国人占领宁波之后,一连好几个月都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英国人一路北上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军事上讲乘胜追击,那为何英国佬拿下宁波城后,就按兵不动了呢?
原来英军占领宁波后,算上香港、厦门、定海、镇海,他们已经侵占了五座城池。英军远征舰队才几千人,现在要分兵据守这五座城池,剩下还能用于机动作战的部队就少的可怜了。再加上寒冬将至,天气转冷,就更加不宜大动兵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