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节 强弩之末 (1 / 8)
宁波的失守就像一盆凉水,猛的浇到道光帝的头上,然而这盆凉水还不足以让道光皇帝冷静下来思考失败的真正原因,他所烦恼的并不是英国人的军事实力有多强大,大清国有多么危险。
此时他最大的烦恼是一个字——钱!
东南沿海夷患已经一年有余,朝廷人力物资不断往前线送去。夷患不仅屡剿未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想当初道光帝派林则徐南下广州禁烟的初衷是因为鸦片严重侵害了大清国的财政收入,未曾想禁烟带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由于这场战争,大清国国库日益亏空。
道光帝本来就是个抠门儿的皇帝,现在眼睁睁看着国库里本就不多的银子,因为这场战争慢慢被搬空,道光皇帝浑身上下都肉疼。
道光帝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他在几个不眠之夜的辗转反侧之后,咬咬牙,准备孤注一掷,重新派遣一名亲信大臣到浙江,对英夷贼寇发动反攻,一鼓作气,解决东南战事。
不过,天朝上国的帝王,自古以来就自命为天神之子,此时实际上已经成了强弩之末。
1841年10月中旬,道光帝再次调兵遣将,从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八省总共抽调1.2万余兵力,另委任奕经为扬威将军,分批次奔赴浙江,欲一举荡平“夷寇”。
首先我们按照惯例,来扒一扒这个新任统帅“扬威将军”奕经的底细,看看他是何方神圣,能否不辜负道光皇帝的重托,力挽狂澜,一举剿灭东南“夷患”呢?
奕经这名字一看就不是个汉人,他的全名叫爱新觉罗·奕经,没错,这哥们儿是个旗人,满洲镶红旗。奕经的爷爷和道光帝的父亲嘉庆皇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再往上倒一辈儿就是乾隆皇帝了。这下就很清楚了,奕经是道光皇帝的侄儿,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奕经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历任京师乾清门侍卫、内阁学士、镶蓝旗满洲副都统、正蓝旗护军统领。
道光五年任兵部侍郎。
道光十年随钦差大臣长岭驻新疆喀什葛尔防御浩罕,回京后历任吏部侍郎、户部侍郎。
道光十四年出任黑龙江将军。
道光十六年回京担任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