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炮火连天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节 炮火连天 (3 / 5)
        直脑子的英国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们想用文明方式与你们解决争端,你们却跟我们绕圈子。很简单的事情,中国人非要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累不累啊!我们不陪你们玩了,打吧。

        琦善更痛苦,他比任何人都想议和,他比谁都不想打这一仗,他比谁都清楚,这一仗的结果只会失败,而失败之后,道光帝一定会首先拿他问罪。可是让他抽皇帝的脸,这种大逆不道的罪,比打败仗更可怕。琦善很痛苦,在英国军舰和大清国皇帝的前后夹击之下,他的内心有多煎熬,大概只有伊里布能体会。

        1841年2月23日,英军对虎门横档一线的清军发动进攻。清军在横档一线可谓是重兵把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亲自在前线坐镇指挥,总兵力近9000人,防御重点为永固、永安、横档、镇远、靖远、威远六座炮台,总共安装大炮近400门。

        以虎门弹丸之地,集结这样规模的军事力量,已经是整个大清国努力的成果了。如果全部按照虎门的防守兵力,中国东部沿海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城市上百座,像虎门这样的小镇子不计其数,总防守兵力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英军舰队首先攻占了毫无防守兵力的下横档岛,他们把陆军使用的野战炮架在了岛屿的山顶上,居高临下对上横档岛的清军炮台进行猛烈炮击。英军大炮的射程和炮弹爆炸的威力,是清军的大炮无法比拟的,清军将士从没有见过威力这么强大的炮弹。地动山摇的炮弹爆炸让上横档岛的清军惊恐万分,尤其是清军中下级军官,被英军的大炮吓破了胆,一个个驾着小船溜之大吉。军官带头临阵脱逃,这仗就没法打了。

        紧接着英军兵分两路,一路攻击东海道沿江的威远、靖远、镇远三座炮台;一路攻击西海道沿江的巩固、永安炮台。

        其中,东海道的靖远、镇远两座炮台的大炮射程比较远,英国人避实就虚,先攻击只安放小炮的威远炮台。英国军舰停靠的位置也非常讲究,在威远炮台正面江面上,英军的大炮能射到威远炮台,而威远炮台的小炮根本打不到英国军舰,这就不好搞了。

        靖远、镇远两座安放远程大炮的炮台,也打不到英国军舰,因为威远炮台的正面,正是靖远、镇远炮台大炮射击的死角。就好比如在一堵墙的拐角处,无论大炮威力多大,炮口却瞄不到敌人,只能眼睁睁等着英国军舰攻击威远炮台了。

        英国军舰将威远炮台炸成了人间地狱,清军死伤惨重,随后英军用运输船运送陆军登陆,轻而易举拿下被轰的惨不忍睹的威远炮台。

        如果英军拿下威远炮台后,再派军舰溯江而上正面攻打靖远和镇远炮台,清军凭借这两座炮台上的远程大炮,还能跟英军舰队硬碰硬的打一场。然而,具有近代海军素质的英国舰队,并没有按套路出牌,他们攻下威远炮台后,运用登陆陆军从靖远、镇远两座炮台的背后发动了进攻。原本就是用来防御海上威胁的靖远、镇远炮台,对背后的陆地没做任何防御措施,笨重的铜炮根本转不到背后,英军陆军轻而易举的拿下了这两座炮台。

        进攻西海道的巩固、永安炮台的英军舰队,运用了相似的战术。英军军舰直接通过西海道,绕到永安炮台背后发动炮击。原本是对付江正面的永安炮台,笨重的铜炮根本无法转向背后反击,只能任凭英军军舰上的大炮对自己的炮台狂轰滥炸。永安、巩固炮台相继沦陷,守军死的死,跑的跑。

        广东政府花费巨资,重兵防守,精心构筑的虎门要塞,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最高指挥官水师提督关天培英勇战死,加上沙角、大角炮台损失,整个虎门之战,清军将校官兵阵亡近600人,受伤、俘虏1500多人,其余6000清军兵败如山倒,一哄而散;而英军在整场战役中,一个阵亡的都没有,只受伤5人,还是轻伤。

        对于这一幕我们是否很熟悉?1991年,**入侵科威特,世界警察美国出来灭一下**这头中东雄狮的威风,对**发动“沙漠风暴”行动,史称“海湾战争”。在这一场世界瞩目的中东战争中,拥有上百万军队的**,被高科技武装起来的美国军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损失了十几万精锐之师,而**军队真正打死的美军只有27人。这场战争的结果,震惊了万里之外的中国高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