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管子日记 第一篇 (7 / 12)
同林明的一边干一边磨矶不同,老邢是只干活,不磨矶。六米长的樟子松木板老邢在车间内抱起来并不废力,起码据我看上去他是很轻松的,尽管他自己总是说他的腰得过病,不能承受重力。另外,老邢在厨房也不闲着:早晨,他替林明热牛奶,切面包;瓦洛佳或廖沙来到车间内同领导谈事时,老邢抢着下手炒菜;吕惠民扫地时,老邢必会抢过笤帚,然后教领导休息,自己将地扫得干干净净。
老邢不只对领导好,对员工也同样好。有一次,我感冒了。小感冒对于当时26岁的我来说根本不算一回事,我自己都没拿它当回事。可是,老邢当回事了。他用生姜熬了一碗姜汤,亲手端到了我的近前。我父亲都没有对我这么好过,我当时感动得几乎要流泪了。可是,尽管这样,并不妨碍老邢背后对我下绊子。当我得知他做的那些事情以后,我不禁感叹:我这一生真是什么样的人都见识过了。
我按照老邢的工作态度来分析,如果兰德森一心维护公司利益的话,老邢可能也会勤勤恳恳地为公司效力。可是,兰德森最终背叛了吕惠民。老邢既然是兰德森带来的人,他也就不可能不背叛公司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老邢同我和林明、李德顺不可能是一个战线上的人。我同林明回国后,老邢和兰德森继续留在济马,大概一直坚持到公司解散。
带锯安装调试完成后,六名大锯手和一位检尺员入俄境来到了济马。这一批人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检尺员老杨。他个儿不高,罗锅很严重。可是,人不可貌相,老杨的手真巧!他是洋铁匠出身,在外面随意捡块铁片子,回来就能敲成一个小铁锅,然后伙同工人们在屋内炖肉吃。老杨不但干活巧,据他自己说,他**也特别厉害。他先后有两任妻子,都被他伺候得很舒服。老杨说,有一次他到外面出差连续两个多月,渴坏了,回家后一宿折腾他老婆七次。他的故事听得其他工人眼睛直冒红光,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在吹牛。尤其是老邢,他笑老杨一点也不懂生理常识。
检尺当然是对检,也就是中方出一个代表,俄方出一个代表。俄方与老杨对检的检尺员叫柳芭,是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相比于我以后接触到的**检尺员,柳芭可以说是最较真的一个。通常情况下,一车原木如果在**检尺结果是66立方米,那么回中国后再检就差不多能检出69立方米左右,因为两国的检尺标准略有差异。加之**采伐下来的木材有许多都是偷的,所以他们在检尺上并不过多计较。许多到**做木材生意的中国人也正是看到了这个便宜才决定做这笔生意。可是,柳芭让我们公司的这块利润几乎化为乌有。每根木头她都同老杨认真地检,遇到一根形状不是很规则的木头,她通常要与老杨争论好久,弄得我要多说不少话。当然,通过这番争论,我也跟他们二人学会了不少的检尺规则。
在济马认识的**人还有几位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距离我最近的就是两名翻译——维塔里和维卡。听小宁他们讲,这两个人在家乡都有各自的情侣。可是,当他们在一个中国公司工作时,还是凑到了一起。小宁听维塔里讲,刚开始他缠着维卡时,维卡也不同意。不过,她终究抵挡不住维塔里的攻势,最终还是同他好上了。公司安排他俩住一个房间。打扫卫生那天,他们用废旧的牙刷擦拭地板上的污渍,使得吕惠民不住称赞**人讲卫生。可是,过了一个多月,他们俩的屋子就弄得比我们工人住的屋子还脏还乱了。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既养猫又养狗的缘故。用吕惠民的话说就是他们的屋中从不安静,不是人叫喊就是狗叫喊。
维塔里和维卡的汉语水平一般。俄方老板瓦洛佳的女儿安娜也是学汉语的,她的汉语说得可要比维塔里和维卡好多了,因为她在山东留学过。每次瓦洛佳来济马同吕惠民或李德顺谈判,都由安娜担任翻译工作。安娜几乎能做到同声传译,这点不但维塔里和维卡做不到,我也做不到。
工厂开始正常生产后,有一次,维塔里在车间吸烟被吕惠民发现了。按照工厂规定,在车间吸烟是要罚款的,这几乎是所有木材厂的规矩。可是维塔里不服,他在同吕惠民争辩的过程中竟然说出了“这是我们的国土”这样幼稚的话。吕惠民的脾气怎会惯着他,立刻决定开除他。维卡表示,如果工厂开除维塔里,她也将辞职不干。吕惠民怎会屈服于她的威胁,立刻批准了她的辞呈。
到这时,维塔里和维卡都有些后悔了。维塔里没有父亲,靠着母亲的供给勉强读到大学毕业,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没想到就这样失业了。受老邢的委托,作为同行、也作为同事的我,在他们临走前的这天晚上到他们屋来看看他们。我们说了些互勉的话。那时,我们还都没有私人电话,也没有电子邮箱。所以,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
俄方驻厂经理米沙也值得写上几笔。他既是地头蛇,也是榨油鬼。说他是地头蛇,是因为刨地打基础时他雇来了许多**工人,可是令我们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些工人几乎没有能坚持下来的,总是经常被换掉。后来有一次我同林明进城去买吃的,在菜市场遇到了一名工人叫潘佳的,他正在摊位上卖牛肉。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厂里干活了,他说米沙没有支付他们工钱。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拖欠农民工工钱的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的。
说米沙是榨油鬼,是因为他在帮我们购进工地用料时,总是要拼个缝,有时是大缝,有时是小缝。米沙不知从哪儿招来几个小伙子,这帮人干活一个比一个能磨蹭。他说要为我们修建一个桑拿房,好让我们工人洗澡。这个桑拿房从十月份开始动手建,一直到我新年前离开济马,也没有个眉目。每次公司有国内领导上来,米沙就特别兴奋,因为他知道,公司有现金带来了,他又有挣钱的机会了。这时,他就会发动小伙子们,开始续建桑拿房。可是,过不了两天,不知为什么,我们就又看不到小伙子们的身影了。
要说这里最奇葩的**人,还要属谢尔盖和马丽娅这对酒**妇。最早他们同我们打上交道是缘于卖土豆。我们从市场买菜价格较贵,从谢尔盖家买能够便宜一些。可是这对夫妻只要卖土豆有了钱,就会去商店买酒喝,一喝还保管喝得大醉。家里的钱用光了,他们没有办法了,就又去我们那里卖土豆。可是我们毕竟消化不了那么多的土豆,这时,他们就会缠着我们,一番话翻来覆去地要说上好多遍,无非是他们的土豆质量好等等。
吕惠民在国内爱蒸桑拿,属于那种对温度要求很高的人。这类人养成了一个毛病,如果几天不蒸,就会浑身痒得难受,而且温度不高还不解痒。有时,他们甚至需要别人用树条子往身上抽才觉得舒服。可是到了济马,就没有方便条件洗桑拿了。公司没有汽车,进城不方便。村子里的桑拿房都是个人家的,**人比较重视守卫自己的私人空间,你给人家钱人家也不同意你去洗。可是,只有谢尔盖夫妇例外。他们为了能够有钱买酒,很爽快地答应了吕惠民去他们家洗澡。吕惠民对他们家桑拿房的设施还比较满意。可是,双方一搭上这层关系,这对酒**妇就总去我们公司磨矶,不是要卖土豆,就是请吕惠民去他们家洗澡。最后弄得吕惠民宁可忍受身上的剧痒,也不去他们家洗澡了。
这件事情最终还是俄方经理廖沙给解决了。有一次,谢尔盖夫妇又喝醉了,他们又来公司磨矶。在车间门口,他们遇见了廖沙。当时我不在场。据兰德森说,廖沙将他们二人狠狠地申斥了一顿。廖沙具体说了些什么兰德森也听不明白,不过,兰德森多少懂点俄语,据他猜测,廖沙是说你们当初年轻时也是劳动模范,为什么现在变成了这副样子,在中国人面前一点自尊都没有?从那以后,这对夫妻再也没有在我们工厂附近出现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