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 道路以目 (1 / 2)
分封制的特点就是诸侯权大,权利大了,说话的分量就重。王室的权威不够,在决定王位更替的时候诸侯还有投票权,这就出现了变数和不稳定性。
周厉王在位的时候更加有意思。别人干不好,起码干不坏,这哥们干脆由着性子来,他以为自己是王,就自己一切说了算,想干啥就干啥。唯一的长处就是寿命长,在位30年。他的长处是别人的短处,多受好多罪。周厉王很贪财,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国家都是自己的,贪得财干什么用呢?还有一个庸才的共同特点,亲近小人,这个小人叫荣夷公。朝代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越是没落的时候越能出现人才,这个人才叫芮良夫。芮良夫极力劝谏周厉王,不要亲近小人,小人的危害会算到王的头上。
这是一条规律,手下的功过都要算到领导者的头上,和下属争功没有必要,向下属推过也没有必要,反正自己跑不了。可惜,好多人看不明白。
芮良夫的功绩在于明白一个道理。
天下的财富是有数的,也是给所有人共享的,只不过有多又少,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度,就是平衡,这是历史的大经验。谁把握不住度,就就会在天平的一侧滑下去,得到的越多,滑下去的越快。人人喜欢财富,因为人人需要财富。财富是人生成功的一张名片。正因为大家都喜欢,所以不能集中,一旦高度集中就会引起大家的不满,因为大家少了。少点还可以忍耐,几乎没有了,大家就不干了。起义为什么会发生?起义为什么会发生在底层?起义是否会成功?都是这个原因。
一个朝代走向末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财富过于集中。君主的不作为还仅仅是一个因素。不和大家一块谋求利益,谁和你一块玩?历史的规律总是相似的,也是强有力的。过一段时间就要玩一回均财富的把戏,不玩,大家就不和你玩。
可惜,还有一条历史规律在发挥作用。有道理的话往往没人听。因为肯定让听者放弃一部分自己的利益。
果然,周厉王不听,还是任命荣夷公担任自己的代理人。
果然,荣夷公“不负众望”,垄断天下财富,把钱都聚到自己的手里。
周厉王很开心,荣夷公很开心,别人都不开心。
也果然,周厉王的行为,让大家很不满,到处议论纷纷。召工劝谏说这样人们都不会再听您的话了,到处说您的坏话。这个召工是不是原来的召工呢?不清楚,按照辈分和时间推算应该不是,但是按照后文共和的概念,应该是。古人的时间概念很模糊,往往张冠李戴,把很多人的优点归成一个人的成绩。为了是有一个追求的目标和信仰。人都是要有信仰的,否则就会苦闷。没有就创立一个。召工是有识之士,但周厉王不是。再有用的话,没有人听,也是废话。周厉王不听,在意料之中,但是周厉王的办法却在意料之外。周厉王的做法和鲧治水的方法如出一辙,都是堵,就是不让你说话。
周厉王在历史上的地位为什么很突出,不像前几个王,仅留下了一个名字?因为他创造了一个从来没有的成语——道路以目。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文化,也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周厉王专门找了一个巫士,还是卫国的,专门监视别人非议自己。这个行为也是奇葩,一个人怎么能够做到监视这么多人,估计是认为巫士的能力比较强大。卫国的,还不是自己周国的,可见用人还是不拘一格的,可惜所托非人。这个人怎么代表自己的意志,有没有别的想法呢?不清楚,反正这个巫士打上来的小报告,周厉王一律批准杀掉。真是一个傻吊!
不过,效果很明显,非议的确实少了。因为别人不敢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们在愤怒中道路以目。
哪里有收获哪里就有欢乐,周厉王们在洋洋得意。
结果,道路以目的结果就是,惹不起,躲得起。一般的人们不说话,不一般的人们——诸侯大佬们不来了,不和你见面,你自己玩吧!
周厉王三十四年的时候,管控的更严格了,谁也不敢说话。周厉王很得意,专门给召工讨论了一番,认为自己很厉害,有办法不让人们非议。
这个时候,召工发表了一番言论,可以说也是历史的规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