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写给紫沫的第三十七封信
亲爱的沫:
生存方式和追求方式已经逐渐明了了,唯一不确定的便只有创作方式了。首先要确定的是创作类型,诚然人们的喜好程度和接受程度并不是我确定类型的首要因素,尽管创作的目的本就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喜好,但类型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我只会根据创作的内容来决定类型,只有适合内容的类型才能赋予作品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我的打算中,《流浪者》本该是一部都市类型的青春,也就是说,它更像是一部传记,它不能有任何怪力乱神之说,更不能出现任何超自然现象,而这不仅限制了我的想象,还限制了作品的发展。流浪者们本就不幸,而我却还要限制他们的能力,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不公,使他们只能耽于自己的想象,画地为牢。鉴于他们的信仰是“世界之神”,那么我就没有任何理由限制他们,相反,我要将他们的信仰放大,将他们的信仰塑造出来,让他们得到信仰的回应,也让他们得到信仰的馈赠——独一无二的超自然能力。如此一来,我所要创作的类型便可大致确定了——玄幻。可内心竟有些莫名的抵触,似乎不满意这个答案,就好像此类型都太大众化了,毫无独特性。如此说来,我还是没能确定创作类型。来来去去的类型也无非就是那些,我不能因为无法独树一帜而否定其适合性。就像世间大道万千,不能因为自己不是那第一个开拓者而固步自封。
其次就是创作手法,是该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呢?无疑第三人称更自由、灵活,也比较容易驾驭;而第一人称却更加真实、生动,具有较强的代入感,而美中不足的便是难以驾驭。虽然我更倾向于用第一人称来创作,但前面提到过,我很难掌握那个度,以致于常常迷失自己。我怕的不是第一人称的局限性,而是怕自己深陷人物的情感无法自拔,我怕自己难以在以“我”叙述的时候还能保持客观和清醒。然而几经尝试,我发现,我更适合第一人称。不说擅长,但真的适合。然而现在摆在我面前的问题是——我要如何以第三者的心态驾驭第一人称?换言之,我如何冷眼旁观那种身临其境、切身体会般的感觉?难道在我写作的时候需得有一人在我身边时时提防着我,以免我走火入魔吗?我本可以摒弃第一人称而采用第三人称的创作手法,然而“我”这个字就像具有无穷的魔力一般,无时无刻不在我心里冲撞,似要一跃而出,跃然纸上。这是诱惑,宛如原始般的诱惑。
而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关于的各种条条框框,什么三要素啊,什么体制啊,什么流派啊……诸如此类。在这方面,我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初学者。然而事实上,我从未觉得自己是个初学者。这么多年隐而不发,是我在等待、蓄势——等待某种思想、某个故事的成熟,然后厚积薄发。哈!我真是太不谦逊了。我应为此感到脸红,感到羞愧,因为我尚没有任何一部作品拿得出手,以此证明自己并不是初学者。姑且认为我是在自我激励吧。我一直认为自己成为作家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契机。几年来,经历过的起起落落倒也不算少,四处流荡过的地方也不算少,形形色色的人也见了蛮多。虽然大多数时间过的都是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正是这种生活让我得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五年前,我说自己还很年轻,还很稚嫩,很多东西都还不够成熟,我所认为的真并不一定见得是真,我还需要岁月的打磨,凡尘俗世的历练。而现在,岁月的打磨我是感受到了,可凡尘俗世的历练呢?避世般的生活是我自己的选择,倒也怨不得谁。或许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契机,需要的往往不过是一个决定而已。
现在,且让我在这条路上大大方方、坦坦荡荡地走下去吧!纵并不如意,处处碰壁,也心无惧意,在所不辞。
盼安好。
墨阳
2020.1.12
写给紫沫的第三十八封信
亲爱的沫:
想来,我对“吃”一定有什么莫名其妙的误解。我从心底里讨厌吃——吃饭、吃药;可我又不得不吃——一碗这能让我活着。我从未好好对待过“吃”,从来都是草草应付。不管是山珍海味,还街边小吃,我都来者不拒——凡是能给我身体带来能量的东西我都会吃,且在我需要吃的时候。于是,我的目的很明了了——吃,不过是为了活着!可这不是世间万物最赖以生存的根本吗?有谁能说他活着不是为了吃呢?
似乎“吃”已成为了人类衡量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他们不再为吃而吃,他们吃的目的已不再是为了活着,他们为了炫耀而吃,为了享受而吃,他们是离经叛道的异类。他们以此来划分人类的阶层。于是,有人拼命工作竟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仿佛能以此证明自己的阶级。这一类人,看似受苦难,实则麻木不仁,说他们沦落至此实属活该也毫不过分。固然他们的身体因贫困而受苦受难,可他们却全然忘记了精神上的追求。他们虽挣扎于黑暗之中,可心里却无半点光明,他们不值得我救赎。
也曾有人如此反驳我——有谁活着不是为了吃呢?以吃好喝好为追求目标又有什么错呢?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功和超脱吗?人不吃会死,但不思考却不会死。我们不做思想家,不做伟人,不做不朽者,我们只是一群活在当下却望着明天的可怜蝼蚁。说这话的人,让我感到惋惜又恼怒——他本可以思考得更多,却在精神之路上走错了方向;他本可以成为一个流浪者,却选择偏居一隅。让我感到恼怒的是——他竟然说我是个毛头小子,,说我要是能看透世间本质的话,就不会那么认为了。他要是知道我能活着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的话,想来也不会那么说了。
我看着这个于光怪陆离的城市对立的残破村庄,仿佛有一道无形的薄膜横亘在两者之间,使人难以逾越。谁要是能知道那道泾渭分明的薄膜代表着什么的话,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心存善意的人。但往往善意不等于善举。事实上,能在这残缺不堪的世界里还能心存善意,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不管是在这边还是在那边。因为,只有先无视那道看不见却能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薄膜,才能从心底里衍生出难得的善意。而要做到这一点,不可谓不难。至于要如何把善意转化为善举,那又另当别论了。
临走前,我给了那个男人一张一百万的卡,让他全权处理。尽管他们并不值得我救赎,可天下受苦受难的苍生,莫不都如他们一样——顽固死板、麻木不仁。若我都选择一一跳过的话,想来这世间也就没有值得我救赎的人了。
诚然我不必为了吃而费尽力气,可饔飧不继的生活我也不是没经历过。然而实在不该把吃当作人生大事来对待。固然我讨厌吃,但不得不承认我也对吃心怀感激——每次往嘴里送食物的时候,这至少说明我还活着,我的身体需要能量或药物。如果人可以依靠精神活着的话,我也就不必再继续忍受“吃”的罪孽了。可古往今来,还没有听说有人能不吃不喝而活着的呢。终究,我也只是一只无法逃脱世俗碾压的蝼蚁吗?说到底,我也只是芸芸众生中毫不起眼的一员罢了。
我是个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没有治疗我却奇迹般活了二十多年。我珍惜时间,因为我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死去。我讨厌一切浪费时间的行为,比如吃饭,甚至睡觉。而我所讨厌的那些都是一个正常人为了活着不得不做的事情。我讨厌一个人的精神被残破的躯壳束缚。事实上,纵我有千般讨厌万般不喜,可为了活着,都只能一一忍受。若一个人总是活在好坏真假各掺一般的日子里,那他就会对每天的曙光心存希望,对自己仍活着的事实难以置信并无比感激,而不会对所谓的好坏真假作任何思考。
很显然,“我”并不是我,只是我笔下的又一个“我”。似乎我应该说点儿什么,但我觉得他已经说得够多了,我再说些什么的话,无异于画蛇添足。所以,比起长篇大论,沉默更有效。思考与否,是每个人自由的选择。
盼安好。
墨阳
2020.1.13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