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手机降低拍摄门槛后,电影变成了什么? (4 / 7)
突然,徐峥提出了一点意见。
“手机不应该成为不断升级,最后变成电影设备,手机的声音再好听,也没有达到电影院全景声的要求,这样一个诉求跟我们讨论手机电影有点不一样。”
可以肯定,这确实不是一个吹捧合作伙伴的论坛。但为了拍摄者有更接近电影水平的制作,华为Mate40硬件提升力也值得导演们关注。
比方说有一个硬件叫XDFusionHDR,它是用来强调影像的动态力的,在拍摄过程中,每一帧会曝两张,长曝光和短曝光同时进行拍摄,并且实时融合,从而达到了宽容度的提升,仰头拍摄从树叶中溢出的阳光,你会清晰看到树叶抖动的细节。
还有防抖能力,在拍摄时会有防抖开关,提升了跟拍质量,它不仅仅适用于一个外卖员的动作幅度,它在测试时找的就是跑酷运动员。很多内行会说,防抖是一定要裁画面的,但在这一层面,华为也做了提升,分为了运动模式和普通模式两级防抖方案,满足有大量动作戏的导演需求。
另外一个是音频的问题,Mate40保留了此前后置三麦克的硬件及有波束成型的指向性收声的能力,声音会随着画面变焦而调整它自己的“焦距”,配合FreeBudsPro**的TWS,你可以做到像小蜜蜂一样的录音效果,机位不变时,可以带着耳机在整个空间里游走收音,可同时支持2-3台耳机。
可是,既然是手机电影比赛,那赛制是什么,华为的这些技术会成为某一区间内评判作品的权重吗?聊了这么久,还都没有提到。
“作品时间长短很难界定,影像的层级很难界定,内容的品类和丰富性也完全是多样化,我们现在不要限制它的生长,让他能够呈现出来,我们只做赛制上小小的规则,在有限的条件下,看你能做成什么样子,你做得能否越超出我们想象,我期待看到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徐峥想看到的东西,在这些获奖作品里有吗?
没有的话,算失败吗?
02
藏不住的表达
有创作意图才配叫电影or创作的都是电影
在所有获奖片里,获得最佳艺术探索荣誉的《邻居》是最有趣的一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