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节
        诸葛亮在隆中时的朋友也都很出名。那时大家多是年轻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面学习,一面规划着人生,憧憬着未来。这些人中有崔州平、石韬石广元、徐庶徐元直还有刚才提到的孟公威,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在当时也都是名士,后来发展得也还不错,但他们之所以能出现在史书中,主要还是沾了诸葛亮的光(看看人家选朋友的眼光,再看看钟会,不可同日而语)。徐庶和石广元后来投奔了曹魏,不过也不是很得意,石广远才官至郡守,徐庶也只是右中郎将。诸葛亮北伐时听说二人境遇如此,不仅感叹道:魏国真的有这么多人才吗?这两个人竟然不被重用?!

        朋友的推荐和前辈们的说项使得诸葛亮的名字很快传到了刘备的耳朵里。《襄阳记》说刘备曾向司马德操咨询时事,结果后者向他推荐了“伏龙凤雏”。司马德操在《三国演义》也曾出现,就是水晶先生。当时的刘备正在倒霉,被打得无处可去,只好投靠了刘表。刘表对他也算够意思,安排他驻守新野。

        刘备在新野认识了前来投靠的徐庶,并为他的才学折服。徐庶非常够朋友,在自己春风得意的时候没有忘记老朋友,他于此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就怕朋友不能出头,不怕朋友抢自己风头——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徐庶并不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在离开刘备之际才推荐的诸葛亮(一直不明白老罗为什么要这么写),事实上徐庶和诸葛亮曾在刘备手下共事,一起为他打工。徐庶对诸葛亮推崇备至,让刘备很是动心,于是就让他去把孔明找来。徐庶极力为诸葛亮的出场造势,力劝刘备“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至”,您还是亲自去请吧。要知道,徐庶是自己来找刘备的,现在他劝刘备去请孔明,这等于是承认诸葛亮比他有本事,在客观上抬高了他的身份和地位,有意无意地使他日后高于自己。

        刘备听了徐庶的建议就亲自去请诸葛亮了。“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赘述了,《三国志》对这个过程一笔带过,“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则洋洋洒洒写了一整章,并由此引出诸葛亮的一些亲朋好友。其中项飞印象最深的是黄承彦的出场和他吟诵的那首诗: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雪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据《三国演义》说,这是《梁甫吟》中的一篇。其中既有对隐居生活那种闲情逸致的怡然自乐,也有吞吐宇宙、“改尽江山旧”的宏伟胸襟。

        费了好大劲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刘备总要试探一番,于是就向孔明咨询天下大势,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局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二人的这番谈话就是赫赫有名的《隆中对》。《隆中对》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刘备集团日后的战略方针,诸葛亮提出曹操势力强大,“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而且“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在难以争锋;江东经过孙权及其父兄的三代经营已经是人心归附,而且依险固守,任用贤能,“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与之结盟相互为援;荆州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是大有作为的地方,现在的荆州牧刘表根本守不住这块基业,将军要早做打算;与荆州相邻的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当年高祖刘邦就是以此为根据地夺得天下的,益州现在的主人刘璋暗弱,而汉中的张鲁也不是什么明君。如果将军能把这些地方连同荆州一同夺来,安抚当地的少数民族,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致力发展。“一旦天下有变”,就可以派一员上将从荆州出兵,“直向宛洛”;将军您亲自领兵从益州出发,讨伐中原,如果这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战略方针,而且具有可行性,是站在全局的高度,经过认真地分析才得出的结论。事实上刘备集团后来的发展都是按照《隆中对》的预期进行的,所以后人称诸葛亮“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是当之无愧的。假设一下,如果诸葛亮拒绝了刘备的邀请,没有随他出山,而是继续隐居,那他仅凭《隆中对》也可以在史书中占有一席之地。顺便说一句,如果诸葛亮当时真的是隐居,真的是“不求闻达于诸侯”,那他怎么会对天下形势如此了解?怎么会张口就说出这样一大段话?

        现在有的人以关羽的失败为证据来否定《隆中对》,认为把战略基础建立在荆州上是个错误的决定,是“借荆州”导致了江东的翻脸。项飞不认同这种观点。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候荆州主还是刘表,谁也想不到荆州后来会落到东吴的手中。胸怀大志的孙权急需荆州这个跨江发展的跳板,当然不会轻易放手,荆州的战略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所以说把战略基础建立在荆州上没错。要说有错,错的是没能真正地、实质性地结好东吴,但这个错不在关羽,而在刘备集团的决策层。

        诸葛亮的论文让刘备非常、非常满意,以高分通过了答辩,随即刘备就聘请他出山。这一年诸葛亮二十七岁,他的生命刚好过去一半,但他辉煌壮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本书中所有时间、人物的年龄都按照中国传统的历法计算,时间按农历,人物按虚岁。

        “三顾茅庐”的故事妇孺皆知,树立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正面形象,为他们赚足了人气。可《魏略》对此没有记载,还利用诸葛亮的出山大肆进行发动宣传,遭到了蜀国人民的强烈谴责。《魏略》说当时曹操正准备攻取荆州,而荆州牧刘表“不晓军事”,可把刘备愁坏了。诸葛亮听说了这个消息,就主动来见刘备。您看好了,是诸葛亮主动来见刘备,根本没有三顾茅庐的事。诸葛亮到的时候正赶上刘备和大家开会,刘备一开始没拿他当回事,也就当个普通人,于是安排诸葛亮随便坐在众人中。也难怪,一个年轻人既不是旧相识,又没拿上级领导的推荐信,让你坐在这里就不错了,还想怎样?

        没多久散会了,大家纷纷离去,只有刘备和诸葛亮没走。刘备“性好结帽”,就是喜欢编帽子,恰好有人刚刚送给他一些牦牛尾,于是他就拿出来自顾自地编起了帽子,还是没搭理诸葛亮。诸葛亮上前对他说,将军还有“远志”吗?还是就编编帽子而已?这时刘备才意识到这个青年不是一般人,但也没给与足够的重视,他把帽子一扔说到,你有啥话就说吧,正好帮我解解闷!于是诸葛亮说出了自己对荆州防务的建议,刘备一听觉得不错,这才认识到眼前的年轻人“有英略”,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立刻“以上客礼之”,从此诸葛亮开始追随刘备。

        这是《魏略》对诸葛亮出山的记载,没有三顾茅庐,没有隆中对,只有心不在焉的领导和急于出位的年轻人。顺便说一句,《九州春秋》对此事的记载与《魏略》大致相同,与《三国志》迥异。裴松之在作注的时候对《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不以为然,他坚信《三国志》的记载是准确的。明证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当事人自己都这么说应该不会错。更何况《出师表》是给皇帝看的,而且了解当时情形的人还有不少尚在,所以诸葛亮应该不会、也不敢说谎。

        如果《魏略》的记载真的是杜撰的话,那这个杜撰的人一定是个高人。他虚构的刘备编帽子的情节非常成功,以至于被罗贯中用到了《三国演义》里。但说这个杜撰者高不是说他的文笔好,主要是指他的构思好,杜撰出这个编帽子的情节其实是在影射刘备“织席贩履”的出身,军情如此紧急,还想着编帽子,果然是“性好结帽”,天性使然!骂人都不带脏字,太又才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