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节
司马昭见叛乱平定,这里没自己什么事了,就领兵回去了。后来又多次接见了被迫从位子上退下来的前蜀汉皇帝刘禅,宾主进行了友好、愉快的交谈。这时候刘禅的表现属于刻意为之还是本性暴露会在以后讨论,但应该说他的表现让司马昭很放心。所以没多久,刘禅就被拜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子孙封侯,也算安享晚年。
接下来就该封赏司马昭了。这次又是大手笔:进爵为晋王,封地增加到二十个郡。这次司马昭没谦让,愉快地接受了。之前被授予晋公时,他三番五次地推让,那是因为时机不成熟,现在既然时机成熟了,那就要大踏步的前进,在篡国夺权的道路上快马加鞭,从一个胜利奔向另一个胜利。
司马昭成为晋王之后立刻选择接班人,经过一番斟酌,最后选定了长子司马炎为晋世子。可能有人要问,既然司马炎是长子,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他应该毫无悬念地当选才是,何来“经过一番斟酌”?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当初司马昭是从哥哥司马师的手里接过大权,司马师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儿子。而司马昭前后共有九个儿子,后来他就把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司马攸过继给哥哥。司马昭常跟身边的人说,天下是我哥哥的天下,早晚要还回去。多么大逆不道的话!当时的皇帝姓曹不姓司马,天下还是曹家的,可是司马昭竟然说天下是自己哥哥的天下!这话如果是别人说的早就夷三族了,可到了司马昭这里却成了他“仁德”的表现。从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看出司马昭的跋扈和专权,难怪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说。
司马昭这句话的意思是要选司马攸为继承人。其实司马炎、司马攸都是司马昭的儿子,谁当世子在后人看来可能无所谓,都是你的儿子还不都一样?可在当时这还真不一样。事关日后谁是正统,当然马虎不得。举个例子来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给伯父司马师的庙号是“世宗”,而给自己老爸的庙号是“太祖”,从“宗”、“祖”这个微小的差别可以看出儿子还是亲生的好。其实司马昭心里还是倾向于立司马炎的,但他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德早就把大话说出去了,一时下不了台阶。这时就需要有人帮他把话拉回来。
总是有人在这个时候愿意帮助领导,他手下一些摸透了他心思的人立刻进言要求立司马炎为世子。他们的理由很牵强,说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这还算靠谱。可接着又说司马炎“发委地”(这也叫理由),“手过膝”(咋那么像刘备),最过分的是他们说司马炎“非人臣之相”。这本是句大逆不道的话,除了皇帝谁敢“非人臣之相”?可到了司马炎这里却成了他立为世子的理由了。由此可见,司马昭的取代之心早已不再遮遮掩掩了,而且很多人也都看出了这一点,甚至在心里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其实司马昭并不需要多好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他需要的只是有人来劝说自己,无论理由多么荒诞不经,只要有人来帮自己下这个台阶,他就会答应。于是司马昭就坡下驴,立即立司马炎为世子。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个选择还算得上正确。
司马昭平定蜀国后震动最大的当属东吴,当时的东吴皇帝孙皓接连派来使者示好于他。司马昭本来就没打算立刻动他,所以双方表面上相安无事。司马昭的战略部署是收复蜀汉后在当地致力发展,积蓄力量,这个过程大约得三年,然后以此为根据地顺流而下,一举平定江东。可是司马昭永远没等到这一天。
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司马昭病逝,时年五十五岁,谥号“文王”。其子司马炎随即继位为晋王,几个月后接受曹奂的“禅让”称帝,取代曹魏建立晋朝。司马昭也被追尊为“文皇帝”,庙号“太祖”。
司马昭死后,他手下的群臣忙着处理后事。石苞赶来奔丧,他放声痛哭,说到:“基业如此,而以人臣终乎?”看来是为司马昭没能称帝感到遗憾。可能石苞这样说是为了讨好司马昭的继任者,但应该说他的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大庭广众下说出这种话,可见司马昭的野心早已不是秘密,而是一个可以随时实现的预期。
那么司马昭到底有没有称帝的想法呢?从他的所作所为来推测,应该是有。但《晋书》在记录司马昭的言行时从未提及此事,甚至就连是否有人劝进都没提,这让人觉得有些奇怪。司马昭权势熏天,怎么会没人劝进呢?当年曹操成为魏王后,就有不少人劝他称帝,搞得他说出了“我更愿意做周文王”这样的话。司马昭的权势不啻于当年的曹操,而喜欢劝进的人从来都不少,为什么《晋书》根本没提过这事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客观地说司马昭虽然做了很多事,但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他自己想称帝。因此关于“司马昭到底有没有称帝的想法”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是:Godknows!
唐人所作的《晋书》在评价司马昭时为他说了一些好话,但结尾最后一句是“终为弑君”,看来大家都认为曹髦之死司马昭脱不了干系,这确实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和污点。
司马家族兴于司马懿,而司马懿的发迹和出头确实有何大的戏剧性和偶然性,先是曹操拿刀逼他出来做官,接着又是曹丕在曹操要下毒手的时候全力护着他,然后诸葛亮几次北方有为司马懿树立了威信,最后志大才疏的曹爽又成全了他,读史之后让人不禁感叹冥冥之中果有天意。
司马的江山得于曹魏,曹魏的天下来自刘汉,一样的手段,一样的行为,可相比之下曹操的名声要差得多,其实这倒不是因为司马的手段更高明。相反,曹操做的好像更文明一些。曹操虽然专权,欺压皇帝,但他毕竟没有称帝,尽管他说过自己做周文王这样的话,可他直到死都是汉臣。这些事司马家都干过,但是更过分的,因为他们还杀了一个皇帝。按说他们的名声应该更差,可事实偏偏不是这样。为什么呢?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解释一下:小偷甲偷了失主一样东西,放在手里还没捂热就遭遇黑吃黑,又被小偷乙盗走了。世人一般对此有两种看法:一、同情失主,谴责小偷甲;二、幸灾乐祸,觉得小偷甲被偷很解气。在这里曹操就是小偷甲,司马家族是小偷乙。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可以解释为什么曹操的名声比司马家族的还差。
最后用《晋书》的一段记载作为本章的结束。晋明帝司马绍有一次与大臣王导聊天,无意中谈起了祖先创业的事迹,说到了司马懿的“狼顾”和曹髦的被杀。晋明帝一头扑到床上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大晋岂能长久?看来连司马昭的后世子孙也觉得他做的不地道,天下得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晋书》对司马懿父子三人的评价是“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他们“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这可能就是晋朝享国不长的原因。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