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节
干宝的《晋纪》记载,在司马昭甫一围困寿春的时候,诸葛诞就哈哈大笑。因为寿春一带每年都会下大雨,一下雨淮河就要涨水,一直淹到寿春城下。所以诸葛诞看见司马昭在城下扎营非常高兴,他说:“是固不攻而自败”!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从司马昭扎营开始,就一滴雨都没下,是少有的大旱。等到城破,魏军进入寿春,当天就下了一场暴雨,把城外魏军的大营都给淹了。
文鸯和文虎进城之后,就立刻收敛了文钦。司马昭也算够意思,不但没加阻拦,还拨给所需物品,让他们把文钦安葬了。
此后文鸯一直追随司马家族,后来凭战功做到将军,“名闻天下”。晋朝建立后,被封为东夷校尉,假节,看来很受重用。按照当时的规矩,他应该在上任前向皇帝辞行,其实就是跟皇帝谈谈话,交交心,顺道表表决心,让皇帝放心,纯是例行公事。可到了文鸯这就变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晋武帝就是看不上他,“恶之”,于是就找了个别的理由把他免官了。后来白痴皇帝晋愍帝司马衷继位,不是侮辱司马衷,他的智力确实有问题,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司马衷智力有问题,大权落在了权臣杨骏的手里。后来杨骏伏诛,死于政治斗争,负责审理杨骏一案的是东安公繇,偏巧他是诸葛诞的外孙。诸葛诞与文钦的矛盾前面已经交待过了,老一辈的恩怨延续到了这一代。虽然诸葛诞亲手杀了文钦,但他的外孙认为这事没完,把诸葛诞兵败的账记到了文钦的身上,文钦死了,就由他的儿子来还。于是他来了个阶级斗争扩大化,拐弯抹角地把文鸯给牵扯进来了。经过一番调查、取证,最后判定文鸯犯有谋逆大罪,夷三族。可怜威名赫赫的大将,就这样被冤杀了。
诸葛诞的反叛,从甘露二年五月到甘露三年二月,历时近一年,影响很大。司马昭应对得当,以极小的代价平定了这次叛乱,应该说司马昭这次是完胜。军事上的胜利只是一方面,更大的胜利来自于政治上。唐咨投降后被封为安远将军,与他一样的东吴降将文鸯和文虎也受到优待,甚至被封侯。司马昭对投降的将领是这样,对普通士兵也很宽大。城破之后,抓获了大量的淮南叛军和来增援的东吴军,司马昭除了处决少数为首的之外,其余大多数一概释放。当时就有人说,这么多东吴兵难以为用,不如“坑之”。司马昭没同意,他下令妥善安置这些东吴士卒,并说就算他们逃回东吴,还可以借他们的嘴宣示我们的大国气度。按照东吴的法令,像唐咨这样战败投降的将领,其家属应当被处死,但看到唐咨在魏国受到厚待,东吴也破例没杀他的家属,大概也是为了展示本国的恢宏气度吧?
在平叛过程中,司马昭爱惜士卒,没有下令强攻,而是逐步拖垮敌人,在敌人无力反抗的时候才一鼓作气,攻下寿春,“一征而擒三叛,大虏吴众,席卷淮南”;战斗结束后,司马昭对待降将和战俘的手段又为他增色不少,深得本国和敌国普通民众之心。整个过程处处体现出一个“仁”字,这是司马昭最高明的地方。此役之后,“天下畏威怀德”,都称司马昭为“司马大将军”!其实司马昭的官职早就是“大将军”了,但这个“司马大将军”说的不是官职,说的是“大”,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而是“海纳百川,有容纳大”的“大”。
司马昭恩威并施,大获全胜,并且得到了民心,从此之后曹魏内部再没有大规模的反叛。
司马昭打了这样一个大胜仗,皇帝当然要奖赏一番。于是曹髦划八个郡、七百里的地方给司马昭作为封地,并封他为晋公,加九锡,进位相国。对于这些赏赐,司马昭坚决不受。《晋书》说“九让乃止”,连续推让了九次,终于也没接受。(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古文中的“三”和“九”都是虚指,表示很多,项飞一直觉得不能一概而论。“飞流直下三千尺”固然是虚指,但“三公九卿”却是明显的数量,不是虚指。现在轮到我说的算了,我偏要把它翻译成九次!)皇帝诚心诚意地给,司马昭诚心诚意地不要,不了解内情的人没准还要把它当作一段君臣佳话呢!既然司马昭不肯接受“晋公”的赏赐,那皇帝只好换一个办法,于是下令增加司马昭的食邑万户,他那些儿子中没有爵位的一概封为列侯。
此时的司马昭根基已稳,心腹爪牙遍布朝野,气候已成,难以撼动。虽然他广施仁政,收买人心,可是有一个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收买的,那就是皇帝曹髦。
随着年纪的增长,曹髦越来越看不惯司马昭大权独揽,也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傀儡皇帝当着没意思。《晋书》记载,魏末的时候,魏国境内频频出现龙。这些龙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出现在井中。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是吉兆,只有曹髦不这样想。他说龙是帝王的象征,可是它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反倒出现在井里,这是不应该的。还为此作了一首《潜龙》诗,用井中的龙来比喻自己。司马昭看了这首诗后很不高兴,“恶之”,从此两人的矛盾日益尖锐。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二十岁的曹髦终于**了,他要除掉司马昭,为自己讨个说法。这年五月的戊子夜,他把侍中王沉、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诏到凌云台,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我不能坐以待毙,今天就要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这些人都知道此举无异于以卵击石,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于是都劝曹髦忍耐一时。曹髦年轻气盛,听不进去,他从怀里拿出已经写好的诏书往地上一扔,说到:“行之决矣!”这事已经定了,用不着多说了!
曹髦以为王沉、王业、王经是自己的心腹,所以才找他们一起行事。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三个人当中有两个连夜逃走,向司马昭报信去了,只有王经没去。王沉、王业趁着曹髦入内启禀太后的功夫跑了出来,临走时还叫王经一起跑,被王经拒绝了。司马昭得到王沉、王业的报信,就做了准备。所有的史书都说在曹髦发动前,司马昭就已经做好应对准备,请注意这一点。因此后面发生的事很难说是不是早就预谋好的。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