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节
可是没想到司马懿不但亲自来了,还来得很快。大军如飞而至,转眼即到城下。孟达此时又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他在信里说我举事才八天,司马懿大军就到了,“何其神速也!”
蜀汉和东吴也没闲着,立刻发兵来救。可是司马懿早已安排好人马在半路拦截,使得两路援兵无法到达。孟达也不是一点工作没做,上庸城本来三面环水,孟达又在城外修建了“木栅”作为防御工事。可是这些手段怎么能挡住司马懿?他率领大军分八路猛攻——真正的猛攻,“昼夜不息”,“不计死伤”。十六天后,尽管孟达还能坚持,可他的手下不愿再为他卖命了,他的外甥邓贤带领手下将军李辅打开城门投降。上庸城失守,孟达被斩。后来司马懿在评论此战时说,孟达兵少但粮食能支撑一年,我军四倍于孟达,但粮食不济,最多能用一个月,所以不得不下令猛攻,这是“与粮竞速”。
另外说一下蜀、吴两国尤其是蜀国的表现。按照《晋书》的记载,是蜀国采取手段迫使孟达起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孟达才仓卒举兵,最后由于准备不足而失败。虽然当时蜀、吴两国发兵来救,但司马懿战略部署得当,成功地挡住了两路救兵,最终剿灭孟达。从《晋书》的记载来看,孟达叛魏本来是一步好棋,但由于蜀国主政的诸葛亮急于求成,迫使孟达起事,使这一步好棋走成了死棋。而诸葛亮迫使孟达起事的原因是因为他对孟达“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这个观点与大家心目中的诸葛亮大相径庭,很多人可能接受不了。项飞专门查了一下《三国志》,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孟达叛魏的记载,就连孟达这个人也只是在介绍法正和刘封时提到一句,此外再无提及。看来这件事还真难下结论,只能从《晋书》中找根据了。
《晋书》是唐朝人所著,主编是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人。其中《宣帝纪》、《武帝纪》和《陆机传》、《王羲之传》是唐太宗李世民所撰,所以又称“御馔”。它不但包括了西晋和东晋的全部历史,还有其后南北朝十六国的部分历史。西晋在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后迎来了短暂的统一,但随即又陷入更大的混乱,直到隋唐时期社会才恢复安定。所以这一时期的历史也比较混乱,史官们对历史事件的搜集和记录也无法进行,从而就造成了史书记载的混乱,甚至自相矛盾。尤其是对晋朝历史的记载,一直没有比较权威的一部书。相比较而言,唐人所撰《晋书》的取材和记事角度与其他史书有所不同,但它的权威性还是很高的,是研究晋史可信的工具。
司马懿剿灭孟达后回兵宛城,不久又回到京城。魏明帝曹叡亲自到他家看望他,君臣有一番关于当前时局的对话。其中曹叡问到吴、蜀两国应该先讨伐哪一个?司马懿认为应当先伐吴。他说,吴国人认为我们不习水战,所以“敢散居东关”,这可是可趁之机。随后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战略部署,并获得魏明帝的首肯。但奇怪的是,魏明帝却并没有按司马懿的建议行事,而是让他继续屯守宛城。
其实曹叡的决定也不难理解,既不是他不愿征讨江东,也不是司马懿的建议不好,而是诸葛亮开始伐魏了。此时作为曹魏朝中第一能统兵打仗的战略家,司马懿义无反顾地担起了抵御蜀汉的重任。他就是在多次抵御诸葛亮的战斗中,逐渐掌握了军权,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建立了自己的派系,奠定了后来发动政变的基础。虽然司马懿当时做的这一切未必是有意为之,但实事求是地说,诸葛亮几次北伐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与诸葛亮多次交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只说一下两人最后一次过招的情形。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大军十余万最后一次伐魏,司马懿奉诏出兵抗敌。他不顾诸将劝阻,度过渭水,背水扎营(司马懿也挺勇敢,敢于背水扎营)。他对诸将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果然诸葛亮兵屯五丈原。双方相持不下,无论诸葛亮怎样挑战司马懿就是不肯出战。
于是诸葛亮就派人送他一套女装,意在羞辱。司马懿果然大怒,就上表朝廷请求领兵出战。按《晋书》的说法,在这之前曹叡就料定诸葛亮军粮不济,曾专门下旨告诫司马懿不可出战,只要靠到敌军粮尽就算胜利。这回司马懿上表请战,魏明帝自然不批,还派重臣辛毗“杖节以制之”。司马懿要出战,辛毗拿着“节”堵在营门口,不许部队出营,司马懿在“只好”作罢。蜀将姜维听说这件事,就告诉了诸葛亮,并说这样一来司马懿更不会出战了。诸葛亮看破了其中玄机,他说:“彼本无战心;所以请战者,以示武于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我,岂千里而请战邪?”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在给哥哥的信中曾问及军事,司马懿在回信里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有十万大兵也不是我的对手,“破之必矣!”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对此战还是充满了信心的,而且他对诸葛亮也下了一番功夫进行研究。《晋书》记载,诸葛亮曾派使者来见司马懿,司马懿就问使者:“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使者答道:“三四升。”司马懿又问诸葛亮政事如何,使者老老实实的回答:“罚二十以上皆自省览。”于是司马懿得出结论诸葛亮食少事繁,岂能长久?于是更坚定了拖下去的决心。
没多久“有长星坠亮之垒”,司马懿由此料定诸葛亮必败,遣兵出战。“有长星坠亮之垒”是《晋书》的原文,看来古人不但相信这个,还精通此道,司马懿就是个例子。他一直不敢出战,现在看到这一幕就毫不犹豫地出兵了——强烈建议大力发展星相学!
这是的蜀军已经烧了大营,撤走好远了。司马懿亲统大军一统狂追,眼看着追上了,蜀军突然“反旗鸣鼓”,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晋书》说司马懿突然想起了兵法上“穷寇莫追”这句话,于是退兵,蜀军才得以“结阵而去”。这段记载明显是给司马懿脸上贴金,追了一路都没想起来“穷寇莫追”,看见人家好像有准备就大发善心,主动退兵了?这样的事大概谁都不信。最主要的原因是,司马懿虽然从星相的变化上判断出诸葛亮以死,但他不能断定这是不是诸葛亮使的障眼法,所以看见蜀军准备决战他就立刻退兵。从此也就留下了一句谚语:“死诸葛能走生仲达。”司马懿听了后倒也大度,他笑着自我解嘲说:“吾便料生,不便料死”。
司马懿大军撤回去后,还是不太甘心,过了一天亲自到蜀军扎营的旧址巡视。看了一些诸葛亮排兵布阵的遗迹,他不由得叹道:“天下奇才也!”随即又得到了一些军用物资,甚至还有一些往来书信的军事文件,由此司马懿断定诸葛亮确实死了!辛毗对此还有疑问,司马懿解释道这些物品都是“军家所重”,就好像一个人的五脏六腑一样,如果没有重大变故不会丢弃,“宜急追之”!这时他也不用千里请战了,也不顾忌穷寇莫追了,下令急追。
蜀军在撤退时,于沿途路上撒满了蒺藜。这是一种带刺的植物,把它撒在路上可以扎伤人脚和马的蹄子,在古人作战时多被用于防御,一般把它撒在营房四周防止敌人冲击大营,现在蜀军把它撒在路上也是想阻遏司马懿的追击。这点小手段怎能难住司马懿?他命令两千步兵,穿上“软材平底木屐”先去趟路,结果蒺藜扎到木屐上就被带走了,于是就出现了一条坦途,这种“软材平底木屐”可能就是前一阵流行的“松糕鞋”的鼻祖。
然后司马懿“马步俱进”,一通猛追。虽然现在才追出来有点晚了,可是也颇有斩获: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如果《晋书》记载准确,如果司马懿没有虚报战功,那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蜀军的这次撤退并不是想《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有条不紊。这种混乱的局面既可能是由于诸葛亮死得太突然,也可能是他死后部将争夺军权造成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