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天海风涛 (1 / 2)
都说“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假期已满,容若重又回宫当值,才发觉十数天蜜月,恍如春秋大梦,而今聚少离多,远非当初所料。容若本打算和父母言明,堂堂正正迎沈宛入府,谁知母亲忽然犯了旧疾,阖府上下一阵忙乱,紧接着又是新年,总没找着合适机会
沈宛这边,守着偌大一所宅院,既无亲眷可来往,又无朋友可走动,更是度日如年,不上一月,便害起了思乡病。容若好不心疼难过,恨自己受制于人,贻累佳人受苦。所幸她病了十余天,即慢慢痊愈了,只是萧萧索索,人比黄花还消瘦几分。
新年里,京城士族旧交往来不绝,天天戏酒不断,容若穷于应酬,分身乏术;好容易元宵节到了,有几天闲暇,谁知上面一声令下,又要出行南苑,容若此际真正是无可奈何,只好托言朋友宴聚,连夜去柳巷胡同看望一回。
不过一刻,早到了门前,容若跳下马,嘱咐松儿几句,便一径往里走。门房正要通报,容若摇手制止。进了内院,但见满地银霜,独正房里亮着几点灯火,容若缓步而行,忽闻一阵叮叮咚咚的琴声传来,便停住脚,凝神细听。那琴声潇潇冷冷,余韵悠然,合着漫天飞雪,真有地迥天空的味道。
不知过了多久,忽觉琴声已止,四周寂静无声,连雪花落地的声音也清晰可闻。
容若抖落身上的雪花,正欲步上台阶,却见沈宛的贴身丫鬟,名唤枝儿的,一撩门帘儿出来,抬眼看见主人,不及行礼,回身脆生生叫道:“沈姑娘,大爷来了。”
容若嗔她多话,却见沈宛已迎出了房门。容若笑着道:“我正听得畅意呢,为何不弹了?”沈宛一眼瞧见容若身上、帽子上的落满雪花,吃一惊道:“大爷何时来的?下雪了么?”容若携了沈宛的手,边走边说:“下了好半天了。本想悄悄进来,给你个惊喜,不想枝儿这丫头倒是嘴快。”
沈宛口里埋怨着,脸上却带着一团喜气,遮掩不住。进了屋,灯下细瞧,只见容若披着一领青肷披风,头上戴着齐眉貂帽,越显得王孙裼裘,丰神绝世,不由得又怜又爱,忙叫枝儿速去泡杯热茶来,给大爷暖身,动手替他除去外衣帽子,摁他在火盆边坐下,又蹲下身,替他将靴子拉下来。
容若将双手凑近火上烤着,一边说:“外面刺骨寒风,这屋里倒是暖和得很。”沈宛近前摸摸他的手,皱眉道:“手这么冷。真亏你,这般寒冷天气,倒有兴学古人‘立雪听琴’,不怕冻坏了身子?”容若一笑,道:“听得入神,早忘了身在何处了,这全要怪你。”
少时枝儿送过一盏热茶,容若接过来喝了几口,问道:”你这几天头晕可好些了,屋里冷不冷,饭菜可合胃口?若觉得不好,再换个厨子也罢。那几个新挑来的仆妇可还中用?”
沈宛一一答了,又吩咐枝儿:“你叫厨房速备几样大爷爱吃的小菜,再把新酿的那坛菊花酒拿过来。”枝儿应命而去。
这小院前后三进院子,一共二十多间房子,住了沈宛主仆八九人,倒也忙绰绰有余。正房朝南五间,中间是起坐大厅,西侧两间做了卧房和妆室,东侧两间作了书房。书房门首上方,挂着一块榆木小匾,上书“翠筱轩”,苍秀遒劲的储体,正是容若亲笔所书。
此处乃二人吟诗作画,弹琴弄箫之处,收拾的清雅绝尘,精致脱俗,几案上笔墨精良,窗牖间笺真纸贵。靠东墙置一张紫檀书案,壁上挂一幅倪云林的水墨山石,旁边又一幅工楷写就的《洛神赋》,乃是沈宛的手笔;
沿北墙立着一溜儿书橱,靠窗这边,用八宝攒花竹架隔出两个小间,东侧设一窄炕,绣花坐褥,居中放一张小炕桌,西侧乃是一间小小琴室,条几上摆着那张古琴,上面刻着鸟篆铭文,旁边摊着琴谱,摆着两盆盛开的水仙。
看此间陈设,无一痕钗粉之气,尽皆君子之风。
容若放下茶盅,走过去抚着琴道:“这曲子没见你弹过,是近来新制的?”沈宛轻轻一笑,“昨夜独自赏月,意有所感,偶成此曲。”容若道:“很好,可惜叫我打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