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忧伤的欢送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忧伤的欢送 (1 / 2)
        春节前,世宇大爷杨永清家的大女儿杨秋兰出嫁了。兰姐姐嫁的是同在银行工作的齐力全,和秋兰一起回老家看望过几次,世宇觉得齐力全人虽不善言辞,对家里人却很亲热,和兰姐姐的咋咋呼呼形成鲜明的对比,世宇一直称呼他力全哥。

        婚礼上有个环节是“改口”,就是重新确认家人之间的称呼,到了世宇这里,世宇憋红了脸也没有喊出“姐夫”来,还是叫了声“力全哥”,围着的人都笑了起来,齐力全“哎”着答应了一声,把装有十元钱的红包递到世宇手里。

        寒假作业对于世宇来说是简单的,本来五六天就可以完成,为了写的工整些,世宇用了九天的功夫,但自己对作业册既准确又工整的完成质量很满意,认为可以得到秦老师的表扬。

        徐老师的小册子世宇每天必看,不一样的是,世宇现在有充足的时间边看边理解,有不明白的单词便翻开词典看看。世宇也找来姐姐用过的英语课本看看读读,掌握单词量没什么技巧,就是多看多听多说。

        翻看这些课本,渐渐地将老师没有讲过的“时态”“语态”和一些“俚语”也弄明白了。世宇有时晚上做梦,书中的人物会和自己对话,时常因为说不出来一个单词着急惊醒,或是说着高兴的笑醒了,这让自己也感到吃惊。

        吃饭时冬梅对妈妈说:“泳儿的英语比我都好了,这样学下去考个名牌大学没问题。”妈妈自然高兴,世宇只是笑笑,说:“初二还有物理化学课,每门成绩都好才行。”

        为了完成秦老师的嘱咐,世宇花了点小心思,最后决定把同村的另外两个同年级同学一起叫上,周一周四上午到谢亚丽家写作业,因为谢亚丽家堂屋明亮温暖,而且茶几也大,能坐下四个人,世宇的计划得到了谢亚丽父母的支持。

        可是没有两次,两个男同学就不去了,他们对打冰葫芦更有兴趣,不学习了。世宇不管这些,继续以极大的热情帮助谢亚丽,但谢亚丽不是很聪明,老是教不会,后来当看到谢亚丽有时咬着笔尖呆呆地望着自己时,那种神态让世宇感到极不舒服,世宇只好对谢亚丽说,以后有不会的题,就到我家问我。

        同村的人看到世宇走路总是挺胸昂头,一副气宇非凡的样子,很是羡慕,世宇就成了家长眼里孩子的榜样,村中常能听到“你也学学人家世宇”这样的话,也有岁数老一点村民说“杨老铁”家的人都有出息。

        村民念叨的“杨老铁”是世宇的爷爷,抗战时候跟着工作队打鬼子,解放后在明水公社当了很长时间的公社书记。

        有一年冬天,**提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指示,响应领袖号召,县里决定修筑海河支流明水河河堤,“杨老铁”带领民工奋战在明水河两岸。

        一天正在施工,一根木桩从堤上滑下来,滚着冲向下面挑河的民工,上面的人高喊“快闪开。”“杨老铁”回头一看,下面人那么密集,木桩冲下去要出事。

        “杨老铁”赶快抄起钢钎跑过去,想插在地上挡住木桩,因为惯性太大,木桩的一头被拦下,另一头转过来砸到“杨老铁”的腿上,“杨老铁”当时就倒下了,看到木桩没有伤到人,“杨老铁”扶着钢钎站了起来,人们都劝“杨老铁”到医院检查一下,怕是骨折了,可是“杨老铁”微笑着挥挥手说:“不碍事,继续干活吧。”

        重活大家不让他干了,他就坐在大堤的马扎上指挥大家施工,可是不大一会,“杨老铁”就一头栽下来,顺着大堤滚下,人们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时看到鲜血把棉裤都浸透了,当天“杨老铁”就离世了。

        医生说骨折刺穿了动脉,失血过多。

        在老一辈人眼里,“杨老铁”是响当当的人物,为纪念“杨老铁”,明水镇这段河堤被称为“铁堤”。只是后来人并不知道“铁堤”的来历,好多人以为是河堤夯土呈现黑色的缘故。

        春节过后没多久就开学了,世宇早早来到学校,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说说笑笑后,没有像其他班同学一样打打闹闹,而是开始带人打扫宿舍,然后打扫教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