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香港人桂先生 (1 / 3)
香港人桂先生
——“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灵魂走到灵魂的歧路,想要抓住点什么/心已说了不算,口更如此/积木推倒了/只剩废墟。废墟上长不出侥幸的花/偷生的蝼蚁/只能赖活,可那赖活/源于心吗/还是只是本能/我固执地望着窗外/想从夜空里捞起一粒星光/但夜空里除了黑,还是黑/或只有黑,浆糊般裱糊了我的心/及瞳仁,甚至/身体,还有那叫灵魂的东西/”
早上起床吃完药,香港人的身影就准时出现在小厅右边病房挡头的厕所。他先打扫并搛去病友乱扔的废纸果核,然后拿起皮管,一个蹲坑一个蹲坑地冲洗地面上的污物,接下来就是小便池,最后再把厕所地板仔仔细细冲干净,便转战到小厅左边病房挡头的厕所。这时,那两位勤杂工也一手抬拖把,一手拎着一大铁桶的洗衣粉水从小厅右边的病房,转战到小厅左边方向的病房。她们关上小厅左侧的铁门,打扫起左边的病房。
桂先生似乎乐此不彼,在厕所间叽哩哇呀哼着粤语歌曲:rǘhomindueigyaheizougodeyazi……听声音好像是刘德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若不是他身穿病号服,若不是先前托他买过笔和笔记本知道了他的身份,我还会把他当清洁工看呢。他边大声地哼唱边卖力地打扫着,真叫那个欢呀。我们被“关”在离厕所最远的病房,都能清楚地听到。
此时病房里所有人的心思几乎都放在了那桶白糖水上。大家都忙着舀,而我呢,因没抢在第一个舀,正“耿耿于怀”——我越来越介意大家不管不顾直接就把自己的口缸放进桶里舀糖开水,那卫生……
糖开水喝得差不多,早点也来了,我们被放进了大厅,排队吃早点。这会儿,桂先生的厕所也打扫完毕,可他却径直开了大厅门走了出去。锁好大厅门,又走过电梯,开了病区的外大门。他身体出去了,还回手推了一下外大门,然后就不见了。
看着他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或外大门,我的心充满了好奇和疑问。我向病友们打听香港人:香港人不在香港老实呆着,跑到咱云南干嘛。难道香港没有精神病院?我明知故问。一个香港人出现在大陆,而且还是西南边陲的精神病院里。对我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可谁也没有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我只得到些关于他的只言片语。残残缺缺,零零碎碎。
香港人姓桂名华,人称桂先生,现年31岁,病史10年,八进宫了。诸葛亮也才七擒孟获,他也好像应该修成了正果了吧。有问必答的,如是说曰。答非所问的,我的家不在香港;你跟我提香港干什么,里通外国?
一整天,我都中邪似的被好奇和疑问困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病,但一整天始终不见叫桂先生的香港人,或香港人桂先生。我就一直在钻牛角尖儿:我一不小心为自己做了个套,然后又一不小心钻了进去。欲罢不能呀!食之无物,弃之可惜。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不是病,而被问烦的病友则大声喝道:你犯病了,你病发了,找医生去,加药去。
我只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厅门,等着桂先生,像等自己的梦中情人。胸腔里的心越来越忐忑不安。午饭时间到了,“心中的人儿”还是姗姗未至。我扒拉着大瓷洋碗里的饭,心里还是满满的好奇和疑问。没想我把好奇和疑问当佳肴了,竟迅速地下完一大洋瓷碗有点难咽的饭菜。有点难咽是因为我刚刚吃,还没怕。
医院的伙食问题,没有一个人恭维。我入院后恰好赶上护士长召集全病区的病友开会。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提伙食问题。可护士长所能给予的回复就是医院每个月才收大家那么点儿伙食费,实在无力把伙食办得如何好。她边说还边引导着大伙算了每天的伙食帐。伙食帐一算完,大家都哑巴了。
于是,我突然有所悟:桂先生大概嫌医院的伙食差,自己到外面开小灶了。烧开水的老钱不也是每天都自个下食堂打饭,不跟我们一块儿吃大伙食吗。因为瞎打听,我意外地得知每天烧开水拎开水并负责洗碗筷的“工友”也是病人。人称“老钱”。
上午始终不见君,我把希望寄托在午觉后——午觉前、午觉中,我都不敢对午觉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我开始发现,如果午觉不休息好,或者说不睡得饱饱的,下午时分,我的脑袋就会发威,就会难过。只是时间早晚点而已。我不得不哑巴吃黄连般把所有的好奇和疑问生生吞下去,但总有好奇的枝疑问的蔓旁逸斜出来,这,生出一丝,那,长出一缕,扰得我有些难以酣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