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当太子(4)
孝贤纯皇后去世那年,永璜二十一岁,永璋只有十三岁。
永璜和永璋都是乾隆的庶子,其生母地位都很低,两人虽然平安长大成人,但子凭母贵,在一门心思只想让嫡子接班的乾隆帝心目中,大阿哥和三阿哥,一出生就被剥夺了资格。不接班就不接班吧,做个王爷,安享富贵,也挺好。
然而,两位皇子恐怕做梦都想到,被皇后去世刺激的乾隆帝,会把一腔怨怒发泄到他们身上。
皇后大事,百日刚过,乾隆帝就在上谕中严厉指责永璜和永璋两位皇子在迎丧期间的种种“不知礼”的恶劣行为。
在乾隆帝“每一念及深为心悸”之时,永璜却“全不介意,祇如照常当差,并无哀慕之忱。”。乾隆帝不禁要问,“父母同幸山东,惟父一人回銮至京,稍具人心之子,当如何哀痛。”,“试看大阿哥,年已二十一岁,此次于皇后大事,伊一切举动,尚堪入目乎?”。
乾隆帝认为,父母一同出巡,却只有父亲一个人回来了,有一点孝心的儿子,也会法子内心的哀痛不已。但二十一岁的大阿哥呢,根本不在乎,竟然还在照常上班,该干嘛干嘛,看上去并没有为母亲的死而真诚地哀伤思慕。
平心而论,乾隆帝的要求稍显过分。过世皇后的并不是皇子的生母,而且为了防止生母宠溺,外戚专权,清朝皇子一生下来就要和生母分离,交给等级较高的嫔妃来抚养。深宫之内,规矩森严,即便是生母,皇子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更何况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不见面不亲近,怎么会有感情。所以永璜在皇后大丧时的表现是正常的,也许永璜错就错过于率性,不会演戏。
更为严重的是,乾隆帝并据此推测,“以彼愚昧之见,必谓母后崩逝,弟兄之内惟我居长,日后除我之外,谁克肩承重器,遂致妄生觊觎。”也就是说,永璜觉得皇后死了,皇帝没有了嫡子,未来自己这个皇长子有望继承皇位,所以对于皇后的死非但不难过,反而心里还很开心。
这问题可就严重了,乾隆帝认为永璜幸灾乐祸,有心觊觎太子之位。
接着,乾隆帝又顺势将皇三子永璋,大骂一通。“今看三阿哥、亦不满人意。年已十四岁全无知识。此次皇后之事。伊于人子之道毫不能尽。”永璋也让乾隆不满意,已经十四岁了,还什么也不懂,不能对皇后尽人子之道。
乾隆对大儿子和三儿子在皇后大丧期间所犯错误的定性是,“朕已谓伊等为不孝。”
不孝,在我们这个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认知的国家,可是非常严重的指控,意味着其道德水准低劣,是对人最彻底的否定。对于喜欢宣扬自己“以孝治天下”的皇帝而言,这两个儿子的错误是不能容忍和原谅的,所以乾隆的决定是“此二人断不可承继大统。”
就这样,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也被永远排除在外了。
这一年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帝三十八岁。他宣布将效法皇祖、皇考,今后不再明立皇太子,并在上谕中明确表示,无论满汉,如果再有大臣胆敢具奏设立太子,将被认为是“离间父子,惑乱国家之人”,毕将其“立行正法。断不宽贷”。
狠话是说了,但是选择接班人这样大事上,最着急的还是乾隆帝。拥立太子对于大臣们也许是务名饰忠之举,而对皇家而言则是事关长治久安、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这个浅显的道理,乾隆帝还能不懂吗?
接下来的十几年,乾隆帝努力工作,带领着清朝走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但对于接班人问题,乾隆帝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
好像上天有意要故意捉弄这个“文功武治,雄才大略”的皇帝,在经历了几次尝试失败后,乾隆猛然发现自己好像中了“太子魔咒”,具体来说就是他想立哪个皇子为太子,哪个皇子就会很快死掉。不仅两个嫡子是如此,就连其他的皇子也难逃此劫。
皇长子永璜在被乾隆帝斥责后,深受打击,一病不起,与乾隆十五年(1750年)病逝,令冷静下来的乾隆帝后悔不已。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乾隆觉得被他剥夺了继位权的皇三子永璋,并不像他认为的那般不堪。况且永璋的年龄居长,于是回心转意想立其为太子。不料念头一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十六岁的永璋就病死了。后来乾隆帝又看好皇五子永琪,还没拿定主意呢,结果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二十五岁的永琪也死了。乾隆帝甚为遗憾,多年后他依然不能忘却,“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
但时间不等人啊,转眼就到了乾隆三**(1773年),乾隆帝已经六十三岁了。虽然身体健康情况良好,但毕竟年逾花甲,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和皇权的顺利延续,无论如何乾隆帝都必须要选出一位接班人了。
这时,可供选择的皇子尚有五位,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
其中的皇十二子永璂是乾隆帝的继皇后乌拉那拉氏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所生,属于嫡子。这个孩子的出生,让乾隆帝非常高兴。他特地在上谕中宣布这个好消息,“又皇后已生皇子。一切顺适吉祥。卿其同此喜也。”三天后,乾隆帝又在御制诗中写道:“视朝已备仪,弄璋重协庆,天恩时雨旸,慈寿宁温清。”表达了他重得嫡子的喜悦和感怀。
子凭母贵,继皇后也是皇后,如果一切顺利,其所生的皇十二子永璂很可能脱颖而出,继承大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