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人文景观 (3 / 19)
交河古城遗址,居守车师古道最南端。它位于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
访客来到吐鲁番市,乘车向西行驶12公里,来到一个黄土台子前,抬眼就看见土台子上“交河故城”四个大字,醒目耀眼。故城坐西北,朝东南,城门开在东南面,城下两侧有两道水沟围城流过,这道沟叫牙尔乃孜沟。
交河故城,就坐落在牙尔乃孜沟两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台上,长约1650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300米,呈柳叶形半岛。
据史料记载,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
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交河古城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交河故城是公元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世纪至14世纪,由于战火连年,交河古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教。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
交河故城,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最早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
这里是车师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寺院占地5000平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101座。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
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莲花瓦当、莲花经卷等。最近,考古工作者,在故城保护发掘中,首次发现一座地下寺院和车师国贵族墓葬,并出土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贵文物。
交河故城遗址,现在已成为世界注目的观光旅游地,每年都吸引来数以万计的客人,到此游览参观。
(注:“北庭故城遗址”“交河故城遗址”参考相关资料)
东大龙口遗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