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村人都觉得生个儿子才算有了后,马多的父母亲也一样,马多是家里最后一个孩子,他还有两个姐姐。父亲是个泥瓦匠兼农民,身体瘦削,马多上小学那会,父亲每天风吹日晒的在外面干活,他挣的一点幸苦钱几乎就是家里的全部收入,父亲很小的时候就独立出来干活了,爷爷奶奶不怎么管他,他一个人离家到处找活干,去过很多地方,干活各种各样的工作,也没有找到一分能让自己满意的,到了一定的年龄,想找个媳妇了,就在媒人的介绍下和母亲结了婚,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过上生儿育女的家庭生活。

  爷爷奶奶对照顾孙子孙女并不热心,母亲常说他们一天都没有帮忙带过三姐弟,对此很有意见,分家以后好多年都不怎么和爷爷奶奶家来往,父亲和爷爷的想法一样,养孩子并不是多困难的事,认为孩子只要有饭吃,能健康长大能识字就行,要是咬咬牙能让他们继续上学,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福分了。

  马多出后生的这几年,村里很多年轻人为了多挣一点钱,背井离乡去了广东,在那边找份活干,有固定收入,比在家苦熬还是要强很多的,有孩子的,将小孩交给家里的老人照顾,爷爷奶奶不愿意带小孩,父母为了照顾他们,只能选择留在家里工作。

  父亲常要出门去干泥瓦活,家里的地主要靠母亲来种,虽然母亲身体结实,也能吃苦耐劳,一有时间就往地里跑,可是对种地她不是很在行,也不愿意去学习思考,关于种地的技术性问题,她认为很复杂,不会去思考,别人怎么给她讲,她也听不进去,虽然成天都在地里劳作着,苦一点没比少吃,但地里的收成就是好不起来,再加上地里的农作物太廉价,种地是可以说是最不赚钱的营生,每斤白菜的价格低到只有几分钱,就算卖一百斤的白菜也只能得到可怜的几块钱而已,去镇上吃几顿早餐就没有了,赚不了太多的钱。

  父亲的收入也不高,每天只有10块钱,刮风下雨的时候工地不开工,就没活干也没有收入,而小学一个孩子每个学期的学杂费是近300块钱,尽管家里已经很节省了,除了买米买油等必须的生活消费,每年一次带孩子们去镇里面最廉价的服装市场买一身衣服外,几乎没有其它花费,有时连自家地里的菜都舍不得多吃,随便弄一点,全家人就一起就着饭吃了,就是想着留着多卖一点钱,但即使是这样,家里的钱还是勉强够三个孩子上学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大姐刚上完小学,父母亲就告诉她准备让她辍学的决定,他们打算让大姐去裁缝铺当学徒,学习裁缝手艺,学好以后就跟着熟人到广东去打工,这个决定他们早就做好了,只是没忍心提前告诉大姐,大姐是还想继续上学,辍学的事情让她很难过,在家里哭过好多次,不管她再怎么难过,还是改变不了父母的决定。

  大姐的学习成绩很好,小学毕业考试结束后,中学的老师还亲自去过他们家,可最后还是没能改变什么,没有钱交学费,说什么都不管用,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父母亲心里也是很难受的,可他们直到家里的条件根本不够供三个孩子一起上学,想着女儿长大以后会嫁出去,留在家里的只有儿子,再加上儿子的学习也不错,考试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前几名,就决定把上学的机会得留给儿子。

  从此,姐姐就不再是一个学生了,村里有一个和她关系好的女同学,由于成绩不好,同一年也辍了学,她们两人每天和一起骑着自行车,去到镇上的一家裁缝铺学徒,学了不到一年的裁缝手艺后,她们就一起去广东的服装厂打工了。

  马多永远都记得去送姐姐的场景,这一年马多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这是他第一次和自己的亲人分别,在那个老旧的长途汽车站,一辆长途汽车缓缓的开动起来,坐在车上的姐姐哭的很伤心,在车外送行的妈妈也哭很上心,他从来没有见到家人这么痛苦过,马多的心里也生出了从来没有过的难受,这个场景一直定格他的脑海中,姐姐这个世界上他最亲爱的人之一,去打工的那一年她才13岁呀。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