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吕端遇大事
赵镕面露难色,说道:“照陛下原来的计划,四月初就可以开始行动了。只是陛下现在这个状况,大局无人主持。大军征战,万一蹉跌,我等哪里能够当得起这个责任呢?”
吕端闻言,缓缓地说道:“既然如此,贤君何不把这道密启暂时搁置,等到陛下龙体康复,再行奏报呢?”
赵镕疑惑地回应道:“那……如果陛下龙体不讳……”他突然看到吕端目光异样地盯着他,吃了一惊,后半句话也就咽了回去。他惶恐地长揖一礼,重新装好那份密启,告辞回枢密院去了。
三月二十九,一大早,宣政使王继恩突然来到都堂。吕端本来就和衣而眠,睡得不踏实;堂吏来通报时,他一惊而起。不过,王继恩进来后却并没有慌慌张张,他恭恭敬敬地行过礼后,看着吕端,不紧不慢地说道:“皇后有要事与相公商议。”
吕端内心一紧,面色却平和地问道:“陛下龙体可安好?”
王继恩面无表情,措辞暧昧地回应道:“相公一去便可自知。”
吕端轻声地“哦”了一下,说道:“宣政使稍待片刻,待老夫略整衣冠。”吕端长揖一礼,便转身向内室走去;刚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颇为歉疚地对王继恩说:“东阁内有数幅陛下所赐御书墨宝,老夫欲将其献于皇后。老夫斗胆扰人雅致,不敢烦劳宣政使入阁检视;待老夫更衣之后,可一并入宫呈递。”
王继恩也揖以一礼,客气地回应道:“敢不遵命!”
吕端叫过一名堂吏,吩咐他带王继恩去都堂东阁检寻御书。吕端慢慢磨蹭到内室门口,看着王继恩进了东阁,他迅速唤过来一名亲吏,命他立刻去锁上东阁的房门,没有得到许可,不得开门,然后,他急匆匆拔腿奔万岁殿而去。
吕端被侍女领进了万岁殿的一间内室。皇后李氏看见只有吕端一人进来,微微有些惊异,不过也没有表示什么。行过拜礼,皇后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开口说道:“官家这病怕是好不了了!后嗣也必须有一个万全的打算。自古皇室立嗣都是以嫡以长,这样对内对外都是名正言顺。现在的情况是楚王年长,而且有仁义贤能之名;相公明于大义,又肩负社稷之重,不能不为国家的未来考虑。”
吕端在进宫的路上已经设想了好几种情况,不过皇后的这一番言语还是让他大为吃惊;他调整了一下情绪,恭恭敬敬地回答说:“陛下早早地册立皇太子,就是为了身后打算。今日事已至此,岂能妄加改变?况且,臣听闻楚王有狂躁之疾,所以被下禁锢于王府之中,这如何能承担国家的重任呢?”
皇后明显地表现出迟疑和不安,沉默半晌,才吞吞吐吐地将楚王得罪的前前后后讲述了一遍。
皇后的描述虽然简略,却也完全出乎吕端的想象。他震惊之余,拜伏于地,回禀道:“娘娘所言,解开了多年的疑惑,老臣也是悲痛莫名。老臣名为朝廷宰相,实为赵家老奴;陛下既然已经将皇太子托付给老臣,就算知道了楚王的委屈,老臣也不能违背陛下之意,私自将大位改授他人。此乃主仆之义,否则的话,老臣百年之后,有什么脸面见陛下于九泉之下?老臣告退。”吕端起身,很快地退出了内室。
皇太子随即被以皇后之命召至万岁殿侍疾,吕端叮咛他,从今天起,不可须臾离开。
几个御医围着气若游丝的皇帝一筹莫展。巳时过半,上前查看状况的御医突然跌跌撞撞地扑倒在皇后面前说:“陛下龙驭了!”
皇后身体一晃,险些栽倒,被两边的侍女一把扶住,大殿里顿时哭成一片。吕端跪倒在地,大哭三声,便连忙起来,命令內侍将两府重臣,各部尚书,左右卫上将军,殿前、侍卫二司都指挥使等尽数传召入宫。
入宫的大臣们心里都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人到齐之后,参知政事温仲舒从吕端手中接过一纸遗诏,大声地宣读了一遍;然后,皇太子赵恒面对着大殿正中那一具硕大的灵柩,端坐在万岁殿上,宰相吕端拾阶而上,献上皇帝之宝,又走下来,率领群臣跪拜呼万岁。
从这一刻起,赵恒便成了这一片广阔宫城,乃至整个广袤帝国的新的主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