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厉兵秣马
城东北的校场坝,据说是原陵县古代演武、杀犯人的地方,现在这儿已经变成一个大工地。
五六台挖掘机,像一只只钢铁怪兽,将上好的良田挖得面目全非,只留下几个大坑。今年雨水多,大坑随时积满了水,几台抽水机加大马力抽水,仍然抽不干净。三四台载重卡车,来回运输,将道路压得坑坑洼洼,不是雨天,道路上的坑里也积满水。路边的村民,**,将照片发到网上,配文说:“我们门前的道路,已经变成鱼塘,欢迎来我们村里钓鱼。”
郜学民带着国土、住建、交通和铁道办等单位的负责人来调研,到达校场坝时,都苦不堪言。幸好,陈平早有准备,给每位来宾都准备了高统雨靴。
刘懿和陈平合作成立的鑫阿堵**公司,动作很快,第一期开发项目的“三通一坪”已经完成。冉成之穿上雨靴,跟着大部队前行。他很少到建筑工地,对工地的一切都感到新鲜。那些装满了沉重泥石的大卡车,超载到车子自身都受不了的极限,略有一点上坡,它就很不情愿地哼哼唧唧,整个车身都在颤抖,难怪道路都被压坏——何况,道路本身质量就不达标。只有下坡时,这些卡车才精神百倍,冲得飞快,泥水四溅,十几米以外的行人都得下意识地躲开。看到挖掘机,冉成之想起新看的一部美国电影,在那个以机器为主人公的电影里,只要是低级的反面人物,都长得像挖掘机,特别地丑陋、笨重、没文化,冉成之觉得,仅从工作效率看,挖掘机的设计无可指责,虽然丑,但是实用啊,只是无奈这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
对陈平的**项目,冉成之有点担心。当初,县长朱敏一力促成陈平在这里开发**,土地一分钱没有要。今天郜学民来调研,会不会变卦呢?所有的基层领导并不在乎在任何场所,和工业、农业企业主接触,也不讳言对这些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过,对**商来说,领导们的态度慎重,甚至暧昧。据冉成之所知,县里的好几名领导和陈平的私交都非常好,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可以称兄道弟,一起打麻将、喝酒,不过在公开场所,领导们会把**商当作空气,绝对不会拉交情,仿佛**商是天然见不得光的地下情人,在公开场所一沾惹上就有麻烦。
让冉成之放心的是,郜学民态度很亲切,和陈平聊得拢,而且很细心地问陈平有无建设方面的困难,并像所有的领导一样,慎重地强调项目要科学论证、施工要注重安全、要保质量又要抓进度,要灵活运用政策又要不违法乱纪。
陈平连接点头称是。
随行的记者口角带笑,猛按照相机快门。
郜学民转了一圈,最后强调指出,今后去彭家坝火车站和高速路出入口的道路要经过城北,城北方向是城区拉开骨架、提升城市品质的主战场。相关单位要抢抓机遇,做好规划,积极支持鑫阿堵**公司的开发建设工作。
住建局局长在一秒内就站上前,表示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推动城市建设,服务企业服务全市人民。
跟着交通国土、交通、水利各部门的负责人也跟着表态。
早些时候,冉成之到彭家坝去看,彭家坝几乎一天一样子,不是这家垒个简易楼房,就是那家挖鱼塘,所谓的冻结几乎失控。听郜学民这番讲话,表明彭家坝的征地拆迁工作要真正启动了,让冉成之安心不少。
两天后,钟灵山隧道工程项目部的金闪闪的牌子挂在了彭龙家的大门口,引来村民的围观。
项目部果然有钱,一年40万的租金,没有皱一下眉头就答应了。
村民不能不羡慕:这房子估计都只值四五十万元,一年的租金就回来了。听说,彭龙的老婆还要给项目部做饭,打扫卫生,一个月又有两千块钱的工资!
石龙堡镇镇长彭光明坐镇彭家坝指挥,市铁路办、镇铁路办、镇土管所组织专班入驻,召开村民大会。不出意料地,问题多多。对村民来说,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保障,背后还有千百年的农业文化传承,拿掉农民的土地,相当于挖掉他们的命根子,没有人愿意。
村民大会连着开了三天,都没有作用。过去彭龙在村里一言九鼎,一呼百应,就是让全体村民抄傢伙去打架,都没有人说一个“不”字,这次任凭他说破嘴皮,许下无数好处,都没有人理他。彭龙只好让彭家坝的村干部全体出动,一家一家地做工作,描绘彭家坝未来的美好前景:几年后,彭家坝会是原陵县的集散中心,除了原陵县城就是它最繁荣,村民跟城里人没有区别,家家住新房,处处是商机。年轻人不用劝,一听就明白,答应得爽快,反正他们现在已经不依赖田土里那点收成,巴不得早点把土地买了,拿到一笔活钱,老年人却没有几个听得进去,咬着旱烟管频频摇头,就是不同意。冉成之觉得农民对土地的执着,真是不可救药,不可理喻。难怪历史上的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人人都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管外敌不讲大局,怎么能凝聚在一起?不过作为一个农村走出的干部,他也明白,中国农民最苦,土地是他们最后的收入来源。固然,铁路修通后失地农民可以脱离土地做生意,哪怕在火车站门前摆一个零食摊,收入也比种地强,但是,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农民,一下又怎么适应得了?正如一个会游泳的人看不会游泳的人,会觉得不会游泳的人可笑,半尺深的水都会把他们吓得手足无措,可是这种可笑又有多少道理,这不过是另一种版本的“何不食肉糜”。
好在,有年轻人的支持,已经成功了一半。在冉成之的提议下,拆迁专班专门组织村里年轻人开了会,让他们回家做工作。这个办法倒是很见效,第二天就统一了意见。不过,接下来为补偿问题,弄出更大的分歧,这次立场正好倒一个个儿:老年人同意按规定补偿,年轻人觉得补偿低,不划算,要求提高补偿。
彭昌江、朱正天、赵灵君几个闹得最厉害,只要人多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俨然成为彭家坝利益的捍卫者。他们的账算得明白,现在土地、清苗、房屋补偿加在一起,一家也不过二十来万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